第A6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媳妇好女儿舒建梅获评“宁波好人”

管着3位老人药箱的她,一手撑起五口之家

从左到右依次为舒建梅的公公、婆婆、母亲、丈夫及她本人。

    昨日下午,2021年3-4月宁波好人名单揭晓,来自江北的好媳妇好女儿舒建梅获此殊荣。然而,她并没有亲自前去领奖,因为她正忙着照顾家里的3位疾病缠身的老人。

    5月25日,记者来到舒建梅一家五口位于湾头社区的家,用镜头记录了这位好媳妇忙碌的身影。

    3个老人的药箱,她管得妥妥帖帖

    5月25日上午9点,当记者敲响舒建梅家门时,她刚陪同婆婆从医院回来,正在整理新配的药。这个仅有83平方米的房子内,只有两间卧室,主卧住着舒建梅的公公婆婆,次卧住着她的母亲,而舒建梅和丈夫一直睡在客厅的折叠沙发上。这样的日子,打从把公婆接到宁波照料,已坚持了3年有余。

    舒建梅出生于1963年,父亲去世后,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生活,这一住就是10多年。2018年,舒建梅一家入住江北三水湾小区。之后,她又将长居杭州的公婆接到身边照顾。

    舒建梅的婆婆今年83岁,患有糖尿病多年,糖尿病性视网膜及黄斑水肿使得她双眼视力只有0.1,几近失明。88岁的公公又先后罹患左肾盂高级别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舒建梅84岁的母亲也患有高血压。在丈夫退休前,家里的大小事几乎都靠她一手操持。

    这些年来,舒建梅每一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她的手机上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老人们看病的时间、诊疗方案等,甚至设置了专门的闹钟提醒他们吃药。而每一位老人都有专门的药物,光是婆婆一个人的药就有十几种。

    “这个药换了新包装,剂量不同了,吃法也要调整。”舒建梅一边整理着婆婆的药箱,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是治高血压的,那是管糖尿病的,还有中风的药物,每天傍晚还要注射胰岛素。服用频次,用量多少,3位老人的“药方”她早就烂熟于心。

    每天制定菜谱,她对老人关怀备至

    琐碎的日常常常消耗一个人的耐心,舒建梅却始终对3位老人关怀备至,从无怨言。

    因长期患有糖尿病,婆婆的手脚末稍神经失去知觉。有时候,手指上不小心弄出伤口、鲜血直流却仍不自知。甚至,上厕所的时候会擦不干净,经常把厕所弄得屎尿满地。考虑到老人的自尊心,舒建梅总是在没有旁人时,一遍又一遍地教导着婆婆上厕所的习惯。人老了容易便秘,舒建梅就下手为婆婆抠便;当婆婆气脉不通、不能排气,打不上嗝儿来时,她就让婆婆躺下,为婆婆揉肚子做按摩,一揉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气通为止。

    除了治疗服药方面的照料,老人们日常的饮食,舒建梅也格外上心。每一天的早餐,她变着花样给3位老人换口味,馄饨、面条、粥……顿顿不重样,中餐和晚饭则更加丰盛。

    记者注意到,在厨房的一处挂钩上,夹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近两天的菜谱,一餐就有七八样之多。“公公婆婆喜欢吃肉,我母亲不太吃,同时要考虑到糖尿病患者的一些饮食,又要保证营养,所以我们家每一顿都是荤素搭配,每餐一定会有鱼,医生说这对他们的病情好。”舒建梅打开冰箱的速冻层,里面储存了很多种类的鱼,她拿出一条带鱼,作为当天中午的食材之一。

    3位老人都需照料,她说自己不敢倒下

    在外人看来,舒建梅精明干练,实际上,她也已近60岁。早些年,因怀疑患上甲状腺癌,她摘除了整个甲状腺,幸运的是检查结果为良性,但需要一直服药。同时照顾3位老人的几年来,大大小小的毛病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久病成医的她,对自己的小病小痛了如指掌,该吃什么药,该做什么治疗,很多时候她自己就能对症下药。“我如果住院了,这个家可就要乱了”,因此,她不敢倒下。

    为了照顾3位老人,舒建梅放弃了喜欢的广场舞,放弃了自己的交际圈,也放弃了儿孙绕膝的日常。去年孙子出生,她分身乏术无法照顾,只能看着视频和照片来弥补思念。

    作为子女,舒建梅孝敬公婆和母亲,尽心竭力陪伴老人安享晚年;作为妻子,她爱护丈夫,任劳任怨支撑家庭;作为母亲,她以身作则,为儿子儿媳做出了榜样。她的丈夫常常感慨娶到了一位贤妻,公婆说自己“全靠孝顺媳妇”,母亲赞女儿真的很贴心。而在湾头,凡是认识舒建梅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句“了不得的好媳妇!”

    记者 陶倪

    通讯员 屠雪岚 罗秋玲 文/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