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邻里互动”需要更多的行动者与参与者

    杨朝清

    近日,宁波市开展了一次文明典范社区问卷调查,答案令人意外。数字化社区停车、购物、家政等便民功能,并没有受到受访市民的青睐,64.05%的受访市民选择了通过数字化实现“邻里交友互动”,55.89%的受访市民选择了通过数字化实现“社区活动互动”,48.34%的受访市民选择了通过数字化实现“邻里纠纷调解”。

    5月26日《宁波晚报》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双向赋能和良性互动,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裨益了老百姓。与通过数字化实现消费便利相比,一些老百姓更渴望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加强邻里互动、调解邻里纠纷、增强社区活力。更进一步说,“渴望邻里互动”并非一个城市市民的利益诉求,而是许多城市市民共同的心声。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美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社会支持,也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对非利益性的、非工作性的社会互动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渴求;邻里关系是一种处于家庭之外又无直接利益关联的稳定关系,其价值和意义被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

    社会流动的加速,让我们经常置身于一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环境之中。陌生人社会固然能够保护隐私、让个体拥有更多自由,也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交集。哪怕是同一楼层的邻居,也大都在等候电梯或者其他相遇的场合点点头、打打招呼,缺乏深层次的交流。有的人甚至住了许多年,却不认识邻居。

    在理想的图景里,邻居不仅是物理距离上的比邻而居,也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还是一种守望相助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是,在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面对不知深浅、不知根底的邻居,许多人不敢迈出邻里交往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为了避免惹麻烦,他们宁愿从一开始就断定“保持现状是个不坏的选择,没必要去冒险”;也有少数人在伸出橄榄枝遭遇拒绝之后,就将邻里交往的大门永久地关闭上了。

    邻里交往不能坐享其成等着搭便车,而是需要更多的行动者与参与者。正如著名社区治理专家陈伟东所言,“有交往才有邻里,有参与才有幸福”。不论是“电梯里的喜糖”,还是帮邻居接孩子的“四点半妈妈”,抑或“年货互换”“社区共享驿站”,在一些城市,通过建立新的朋友圈,寻找新的交往渠道、获得新的社区参与机会,逐渐将邻里打造成为一种共同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

    数字化也好,治理技术也罢,都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人才是邻里互动的灵魂。打破心中壁垒、消除社会隔阂,重视邻里互动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只有参与创造美好才能共享美好,真正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