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铁5号线一期全线“轨通”

    59427米长、2377节轨排、996名工人、用时171天,又一条地铁“长龙”被顺利安放在了城市地面之下。昨日,在布政站,随着最后一泵混凝土浇筑完成,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全线“轨通”,朝着年内开通运营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地铁建设分“洞通”“轨通”“电通”“车通”四步。全线“轨通”后,为下一步“电通”“车通”创造了条件。目前,全线正加快推进机电施工。

    多点铺轨 全线提速

    5号线一期工程西起海曙布政站,止于镇海兴庄路站,全长27.9公里,设车站22座。

    面对铺轨施工工期紧、道床类型多等难点,宁波轨道交通打破常规,除了在庙堰站、兴庄路站、前殷停车场打造机铺基地外,还增设布政站、南高教园区站、下应路站等6个散铺基地,先后打开铺设道床作业面13个、道岔作业面4个、焊轨作业面4个。

    宁波轨道交通业主代表黎维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轨通”目标,施工单位倒排工期,配备了龙门吊、铺轨机、轨道车、平板车、机械设备90多台,组织近千名工人,24小时不间断轮班作业。

    黎维介绍,5号线铺轨施工最高纪录一天铺1384米,施工大干期间平均每天铺600米。“从去年年底开始铺轨施工以来,到今天‘轨通’共用时171天,为后续的电通和动车调试抢下了宝贵的时间。”

    安全高效 绿色环保

    记者了解到 5号线一期铺轨施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促发展理念。在钢轨焊接施工中,采用闪光接触焊焊接等工艺,以绿色能源储能供电系统取代了传统柴油发电机组,减少隧道内烟尘和噪音污染,提高焊接质量和综合施工效能,绿色环保更安全可靠。

    在铺轨施工中,投入新能源轨道铺设机,使用48伏锂电池组供电,消除了传统卷缆供电轨道铺设机的“烟雾长尾巴”,轨排、混凝土运输时不再受电缆的限制,解决了卷缆轨道铺设机在长大区间因电压降低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确保了施工更安全、更高效。

    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甬轨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