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中立(右三)、吴元章(右四)与周宏奎(左三)讨论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 |
|
洪中立(右二)在中西医结合门诊。 |
|
洪中立给患者看诊。 宁大附院供图 |
这张泛黄的照片(上图)来自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拍摄于1969年。几名医务人员正围坐着一起研究中草药,其中既有中医也有西医,既有医生也有药师,坐在正中的洪中立如今已85岁高龄,这位老党员曾任宁波市第三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院长,如今仍在临床一线工作着。 感病患之疾苦 还在实习时就开始学中医 1954年,洪中立考入浙江医学院医疗系学习西医。1956年至1958年,毛主席两次发布指示:“把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切为洪中立心中埋下了日后中医学习与研究的种子。 1958年,洪中立进入临床实习,一位脱产西医学习中医的浙医一院老师经常给实习医师讲解针灸治疗常见病的穴位和手法,洪中立感觉受益匪浅。当时,杭州钢铁厂正好建造了医院,在那里实习的他,了解到杭钢有许多工人深受腰肌劳损的困扰,便托人从北京购买了一套中医用银针,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帮助厂里不少人减轻了烦恼。针灸的神奇疗效,大大增添了洪中立学习中医的兴趣。 1965年,毛主席发表著名的“六二六”指示,号召要把医疗卫生工作放到农村去,洪中立成为第一批参加赴诸暨农村的医务人员之一。当时的农村,医疗资源匮乏,没有专业医生,村民们买不起西药,若是遇上稍微严重点的疾病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洪中立下定决心,要用最少的钱为患者治病——一把草一根针治好病,就是他的目标。洪中立在为村民治病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半农半医(亦农亦医)的乡村医生,也就是“赤脚医生”,传授给他们针灸治病的方法,为当地村民留下“永不离开的医疗队”。 多年后,即便回到了城里医院工作,洪中立仍然保留着每隔1至2年,就下农村3至6个月的好习惯,在北仑梅山、宁海岔路、镇海骆驼、江北庄桥和费市等地方,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创建中西医结合门诊与病房 几十年如一日钻研学习 1960年2月,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提交《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座谈会情况的报告》,在有关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西医结合”概念,自此成为我国医学专用术语并得到广泛应用。 在50年多前的宁波,不少患者饱受血瘀症困扰,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在中医上来说都可能是血瘀症患者。洪中立和中西医结合小组成员一起翻阅古籍古方,寻找中医里能够活血化瘀的药物,学习古方的化瘀回生丹组方的中药,筛选红参、川穹、大黄、附子制成化症静脉注射液。实践证明,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注射15至16小时后,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许多有血瘀症问题的市民纷纷慕名而来。 1976年,宁波市第三医院成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单位;4年后,洪中立率先在宁波中西医结合专科门诊病房工作,并担任主任;此后,他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研究。1999年,洪中立和作为中药师的女儿洪明莹一起,研制出可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汤剂,取名康心汤,如今他还常能遇到经治愈病人介绍而来咨询索求处方的患者。 如今,党中央对中医药的发展愈加重视。作为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洪中立一直坚持中医药方面的钻研学习。他认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应当是每一位医者的初心与使命,尽管他已经退休,但宁大附院依旧开设着当初由他创立的中西医结合门诊,85岁的他还每周坚持到医院坐诊,指导学生开展心血管疾病诊治的研究。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委员何文明便是洪中立的学生之一。何文明已是一名心血管方面的专家,洪中立的教诲让他终身受益——“以前在学校只知道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来到医院工作,洪院长告诉我,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最后做学问。光有技术不行,作为医者更要有责任心。” 见习记者 任诗妤 通讯员 朱依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