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磊医师给学生做视力测试。通讯员供图 |
看不清黑板,孩子又不说,家长发现孩子近视时,已错过最佳矫治时间。这是宁波市眼科医院周磊副主任医师最近在学校义诊时发现的一个现象。 相当部分孩子刚出现看不清黑板等现象时不会跟父母讲,等父母发现孩子近视的时候,往往已从假性近视转成真性近视,错过了最佳矫治时间。 常有家长很疑惑:孩子怎么就突然近视了呢?其实,疑惑的背后,是因为孩子隐瞒了实情,可家长又没及时发现。 孩子选择隐瞒 家长也不知情 不久前,周医生给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义诊。他跟孩子们说,如果觉得视力有问题或者看黑板有模糊现象,可以来问医生。结果,大约有1/3的孩子排着队来问,都觉得自己的视力可能有问题。 “那你们跟爸爸妈妈说过了吗?”周医生问。 绝大多数孩子都摇摇头:“不敢跟大人说。” 不敢讲的原因很多。有的说戴眼镜不好看,怕被同学取笑;有的说戴着眼镜不方便,上体育课有影响;更多的则是怕家长责骂,特别是怕家长知道自己近视后不让玩手机。 在日常门诊时,周医生也对家长做过调查。家长对孩子出现近视时确实会反应过度,在家长眼里,近视成了坏习惯的标签,常常被当成反面教材。 “天天就知道玩手机,近视了吧?以后别再玩了。” “头抬高一点,老是趴那么低。再这样下去,眼睛都要瞎了……” 面对家长的这些反应,很多孩子刚出现看不清黑板等现象时,都选择了隐瞒,到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才不得不告诉家长。 在记者之后进行的随机采访中,这种现象也得到证实。不少家长说,他们平常也会问孩子能不能看清黑板,孩子说能看清,就没再管了。后来孩子说眼睛不舒服,到医院一查,已成了真性近视。 孩子刚出生都远视 远视储备不足即需干预 周磊医师介绍,小孩子刚出生时,眼睛都是有远视数据储备的,等远视储备用完了,成为负数,才会出现近视。 3周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有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随着年龄增长,远视的度数会慢慢降低。 不同的是,近视儿童远视的储备消耗得比较快。有些儿童7周岁时远视度数就减完了,接下去就会变成近视,而同龄儿童的正常屈光度,则还有100度左右的远视。 在此期间,孩子的视力都是正常的,但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视力就会呈现断崖式下降。也就是家长常说的“孩子突然近视了”。 周医生说,孩子的近视并非突然,在孩子远视储备不足的时候就需要预警并干预。 何时干预?给孩子建一个屈光档案 啥叫远视储备不足?很多家长都一头雾水,自然也无法准确干预。 常见的做法是,发现孩子经常眯眼看电视,喜欢凑近看东西,经常眨眼揉眼睛,常常歪着头看物体……说明孩子可能已经近视,需要及时就诊。 这需要家长对孩子有足够多的关注。周医生告诉记者,其实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建一个屈光档案。 三四周岁开始,家长要给孩子做一个系统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度数、眼轴、角膜曲率以及眼压等。保存好这些检查结果,每半年至一年再做检查进行对比。特别是眼轴,是判断近视风险最准确、最敏感的指标。 发生近视的前两年,眼轴就会长得特别快,通过眼轴的变化,可提前预测近视的风险。所以建立屈光档案可提早发现近视,及时矫治,大大降低高度近视发生的概率。 周医生说,近视不可怕,可怕的是变成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容易引起眼底病变甚至致盲。一般来说,近视发生得越早,变成高度近视的概率就越大。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陈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