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教我牙牙学语,是他替我遮风挡雨,是他一直待我如宝,是他为我付出一切……父亲节,你是否也在回忆和父亲的温暖点滴? 父亲在每个人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每个人的成长印记深刻又显著,有些人在父亲的影响下,从事了与父亲一样的职业。今年6月20日是父亲节,本报对子承父业的三组家庭进行了采访,把他们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灯塔” 40岁的董海霞现就职于宁波舟山港集团。她的父亲今年70岁,在宁波港务局工作多年,直至退休。父女俩对大海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为热爱的事业不断奋斗,董海霞也将父亲称为自己生命中的“灯塔”。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他在董海霞的印象中不苟言笑,充满威严,她和弟弟妹妹们都有些怕他。上世纪80年代,父亲转业到宁波港务局工作,他每天早出晚归,每个月都要去北京、上海等地出差,一出门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董海霞平时很少见到父亲。虽然工作繁忙,但他经常告诫子女,做人一定要做到两点:责任感和诚实。 趁着放假时间,父亲会带着董海霞到当时的镇海煤码头闲逛,向女儿介绍自己的工作环境。眼前一台台门式起重机,像长颈鹿一样,伸长“脖子”,一起一落,将船上的煤卸下放上传送带,这一切都让董海霞觉得新鲜又好玩。父亲一边走,还一边告诉她,自己小时候对大海就有着深深的向往,所以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码头的各项建设都离不开众多工作人员的努力,在这里工作很有动力。 父亲的一席话,让董海霞的内心有所触动。他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董海霞。大学毕业后,董海霞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一名门式起重机操作手,负责港埠运输工作。在这个九成以上是男性的岗位上,董海霞刚开始做得并不轻松。由于接触大片的粉尘,皮肤变得非常粗糙,满脸长满了痘痘。每天巨大的工作量也让她苦不堪言,一度产生了退缩的情绪。 她将此事向父亲抱怨,父亲拍拍她的肩膀,安慰说:“先别着急,慢慢习惯,遇到困难别退缩,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一直坚持下去。”父亲的安慰给了董海霞信心,就像茫茫大海中寻到了一座灯塔。“工作虽苦,起码能看到美丽的海上日出!”董海霞经常这样给自己加油鼓劲。 此后,父亲也一直关注着董海霞的工作状态和情况,及时引导。退休后,父亲依旧将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坚持锻炼,书法、阅读,这些爱好都“遗传”给了女儿董海霞。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将至,董海霞想对父亲说:“您打拼多年辛苦了,是时候好好休息了,儿女的事情您不用太操心,女儿希望您身体健康!” 他把父母的海鲜生意做到了全国 在网络上,“徐妈妈海鲜”被众多网友熟知。红膏呛蟹、腌泥螺、马鲛鱼、带鱼、鲳鱼等宁波海鲜通过快递,送到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徐妈妈海鲜”创始人徐磊是一名80后,象山人。在他创立品牌之前,他的父母已经做了20多年的海鲜生意。 徐磊回忆,自己10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开始做海鲜生意。虽然当时年纪尚小,但还是能体会到“海鲜人”的辛苦。“当时我们家在丹城汪家河菜场租了一个摊位。夜里,很多人刚入睡,父母就要起床到石浦去进货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海鲜就已经运到菜场了。一年中,冬天最辛苦,被窝刚睡暖就要起床去干活,需要很大的毅力。” 海鲜容易坏,那么卖海鲜就会有损耗,而损耗越大意味着利润越薄。为了尽可能降低损耗,徐磊的父母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规格偏小的小黄鱼,买的人少容易滞销,那就剖肚洗净晒成鱼干,鱼干存放时间长,可以放到禁渔期卖;还有小的螃蟹,吃起来没有大螃蟹有肉感,但用来做呛蟹就很适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爸爸徐妈妈的海鲜生意渐渐做出了名气。尤其是徐妈妈做的呛蟹,咸淡相宜又鲜气十足,在菜场上赢得了众多回头客。 2013年前后,懂电脑技术的徐磊试着在微博、微信上帮父母销售海鲜,没想到一炮走红,尤其是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客户对宁波海鲜充满了热情。在众多海鲜中,徐妈妈腌制的红膏呛蟹最受追捧,一时间成为爆款。徐磊及时抓住机会,创立了“徐妈妈海鲜”品牌,建造了现代化厂房,拿到了QC认证。这一系列操作,意味着之前只能在菜市场当做初级农产品交易的海鲜产品能进入商场、超市进行销售了。 仅仅是一个晚上,宁波海鲜就能卖到北京、上海、杭州这些大城市,徐爸爸徐妈妈表示想不到,而更想不到的是,自己一手腌制的红膏呛蟹能进入商场、超市,跟其他大品牌放在一起进行销售。对此,徐磊表示,自己只是享受了社会发展的红利,及时抓住了互联网的发展,而要让自己的品牌走得更长远,还是要向父辈学习踏实诚恳、吃苦耐劳的品质。“父母那一辈做海鲜生意,一年到头,只有农历正月初一、初二才能休息两天,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海鲜生意,我们也是一年到头休息两天;父母卖海鲜,总是挑最新鲜的海鲜,秤最足的份量,现在我们也是这样对待顾客。” 公交车上的父子兵 1974年,18岁的朱维军成为了一名公交车修理工,开始了他与公交的难解情缘。一直到老朱退休,他开过10多条公交路线,再耗油的老车到他手里两个月就能开成节油车。儿子受父亲的影响,在从部队转业后也投身公交驾驶岗位。 对老朱来说,驾驶员不仅得会开公交,还得是半个修理工,只有平时把车辆“伺候”好了,才能在运行时没有后顾之忧。不开车时他也不闲着,凭借自己修理的老本行,他总能把车辆出现的小毛病在运行前就“扼杀在摇篮里”。 老朱还曾是车队的节油高手,一些年轻驾驶员开车费油,这样的车到他手里,不出两个月就能变成节油车,于是他一直是年轻司机争相请教的“老师傅”。 1982年,儿子朱海出生了。受父亲的影响,朱海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就加入了公交司机的队伍。 “刚转业时心很野,想跟战友一起闯荡做生意,但父亲劝我来开公交,说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大事业。”朱海说。 朱海从小就看着父亲是怎么工作的,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下,自己最终也选择了这一行。在朱海手机上的照片里,父亲很少笑,在他心中,父亲是个既严谨又严肃的人,也是他从小的偶像。“我小时候有一次跟着父亲的车走到一个集市附近,当时路上人生人海很不好走,当父亲一点点通过后,有乘客感叹驾驶员技术真好。当时我心里想,‘这是我爸爸’,感觉特别自豪。”朱海说。 老朱对儿子很严格,对此朱海很有体会。“记得刚开始,我进站位置把握得不准确。父亲得知后就将他的经验传授给我。他把要领总结讲给我听,说‘提前减速、进站要慢、对准站牌再停’。很快我就熟练地掌握了进站的操作。”朱海回忆道。 “今天路上怎么样?”“还可以,今天不太堵车。”……直到现在,朱海下班后,这对父子还会对当天的驾驶情况进行交流。“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不只是驾驶技术,还有他敬业的精神。”朱海颇有些骄傲地说道。如今,40岁的朱海也已经是车队中的老司机了。 “我常教育儿子,公交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我们吃饭的‘家伙’,作为驾驶员,不但要会开车,也得懂车。”老朱说,作为老一辈的驾驶员,面对现在公交的迅速发展,他觉得很知足,希望年轻一代也能全身心投入这一事业。 记者 徐丽文 陈韬 贺艳 通讯员 汪文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