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1-06/22/A6/7677962_ds-qianyh_1624280184318_b.jpg) |
林霞在献血。 |
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全国无偿献血金奖、无偿献血之江杯……6月18日下午,记者采访家住海曙区段塘街道南苑社区的献血明星林霞时,被她家满满一柜子奖杯奖状和叠成小山一样的献血证震惊到了。国际献血日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提起那天林霞还是有点遗憾,因为体检发现白细胞略有超标,捐献血小板的计划没能成功。2012年以来,她已经无偿捐献血小板100多次。“不然又能多捐献一次”。 因爬山结缘“红色力量” 她开始捐献血小板 2012年3月10日,林霞和一群伙伴在爬山途中,遇到了红色力量慈善义工大队队长郑世明,他向林霞介绍了血小板捐献的相关事宜。在此之前,林霞从来没有献过血,对捐献血小板更是一无所知,便没有答应。 3月12日,在郑世明的再次邀请下,林霞在咨询了专业人士后,打消了心中的顾虑,第一次捐献了血小板。她清晰地记得,红色的血液经过机器的过滤,滤出黄色的血小板,再把血液送回体内。捐献完血小板后,她并没有感觉到不适。想到自己献血能挽救别人的生命,她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 自此,林霞正式加入了有着1000多名成员的红色力量慈善义工大队。 2015年5月,林霞因为血型匹配,接到了一位急性白血病病人家属的定向请求。她二话没说,当即赶往宁波市中心血站。当她赶到时,病人家属也在。经过检查身体合格后,林霞捐献了血小板。病人家属激动万分,还拿出钱来感谢,被林霞谢绝了。 这次的生命接力,让林霞对捐献血小板救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她献血的决心。 因献血太多血管上有很多疤 很多医生不敢给她采血 9年来,林霞的献血频率一般是一个月1-2次,偶尔能达到3次。捐献血小板恢复快,间隔14天就能完全恢复,林霞常常在恢复期到后就去献血。 捐献血小板和普通献血并不一样,血小板的“保质期”仅有3-4天,经常是哪里需要,就要去哪里献。9年多来,林霞跟着团队在宁波、上海、杭州、温州,以及江苏各大城市多次往返献血。哪里的技术好、哪个城市应该去找哪位医生采血,林霞门儿清。 “我血管细,而且因为献血太多,血管上有很多疤,现在很多医生是不敢给我采血的。本来宁波有位女医生很厉害,以前我都找她。可惜她离开采血岗位了,又要重新找技术好的医生了。”林霞笑道。 因为血管细这件事,献血路上林霞吃了不少苦。有一次,血液过滤出血小板后,其他血液成分无法压回血管,差点就变成了献全血;还有一次,一位实习医生怎么也找不到她的血管,在皮肤里找角度,那种疼痛令林霞终身难忘。“现在像打针这样的小事,对我来说根本没感觉,这也是献血的好处了。” 到现在为止,林霞捐献血小板的次数已经超过了100次。 多年坚持献血 她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态度 这么多年坚持献血,有没有让林霞的身体变差?林霞说,相反,自己在参与献血中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态度。林霞还在工厂上班时,每年她都会向工厂请一次长假,和红色力量组织中的几位好友出一趟远门,去年去了西藏。“也许和捐献血小板有关,我们一群人只有一个人有高原反应。”今年8月新疆的旅程也早已安排上了。 今年林霞已经58周岁。“如果身体还好的话,我就一直献血到规定的年龄为止,我想给自己的公益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记者 林伟 见习记者 王昱汀 通讯员 赵微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