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裘古怀在浙江陆军监狱与难友合影。 |
 |
裘古怀回乡养伤处。 记者 崔引 摄 |
(上接A14版) 南征北战 身负重伤 有关裘古怀在黄埔军校读书、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资料很少,即便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关于他的记录,也只是“裘古怀”这三个字。裘是查阅了大量当时的报纸以及裘古怀与好友的通信,才“拼凑”出裘古怀在这段岁月里的经历。 在黄埔军校,裘古怀除努力学习外,还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于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裘古怀意气风发,以笔为枪,抨击国民党遗老和机会主义者。 他眼见国民党遗老蔑视青年人,说青年人是“爱噪”“爱闹”的小孩子,便于1927年1月23日在《汉口民国日报》上撰文进行回击:固然,像我们这一般“小孩子”世故不深,缺少经验,但遇到一件看不惯、受气不下的事, 就要凭一股“小孩子”的勇气,不顾一切,奋勇猛进,探寻万物,不避艰难,努力工作,不顾利害,不会像那些“经验丰富”“世故深熟”的老人先生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还没有着手从事,就要计较利害得失,以至于摇头叹息,而不敢向前跨进半步! 他眼见北伐军占领了湘、鄂、赣、闽四省,革命形势大好,而那些不久前还视革命为洪水猛兽的投机钻营分子纷纷混入革命队伍。于是,1927年2月9日,他在《汉口民国日报》发表文章,对这些革命的蛀虫予以无情揭露:这些人,除了欺骗几个头脑简单、目光近视的革命领袖之外,是始终骗不过我们的。 裘古怀英勇善战,冲锋在前,展现了一位军人的风骨。 1926年,裘古怀被分派到北伐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担任宣传大队队长。他亲历了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重大战役。在攻打武昌城时,他表现得尤其英勇。当时军阀吴佩孚恃城固守,北伐军久攻不下,他带领敢死队爬城攻入,被誉为“虎胆英雄”。 1927年8月1日,裘古怀积极参加了南昌起义,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之中。 参加过南昌起义这件事,裘古怀很少与他人提起,连家人也不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宁波党史界认定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宁波人只有竺扬、俞佩钦和柴水香三人。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竺扬的后人竺松民接到一个来自南昌的电话,对方向其询问裘古怀参加南昌起义的情况,由此,裘古怀才被认定为参加南昌起义的第四个宁波人。 南昌起义后,裘古怀随起义军从南昌出发前往广州,沿途不断遭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袭击。在汕头一带的一次战斗中,裘古怀不幸中弹,昏倒在地。他苏醒后,只见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裘古怀想站起来,发现腿不听使唤。他咬紧牙关,爬到甘蔗地里隐蔽起来。第三天,饥渴难忍的他看到一位农民来收割甘蔗,便用沙哑的声音呼唤这位农民,见对方忠实可靠,便告之以实情。 这位农民让他冒充国民党伤兵,把他送到附近的国民党伤兵医院。他怕待久了会被敌人发现实情,等伤情稍微稳定后,立即趁着夜色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出医院,辗转找到了汕头宁波同乡会,假称来粤经商,途中被流弹所伤,已身无分文。他拿着一张同乡会赞助的船票从汕头搭船到了上海,又辗转回到宁波。在同窗好友的帮助下,他住进一家医院,伤未痊愈就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只得提前出院。 1927年12月底的一天,裘古怀拖着伤腿回到家中,只是轻描淡写地对母亲说,自己在部队负了伤。母亲劝他不要再出去冒险了,但他表示很快要到萧山工作,那里工作并不危险。 “自古忠孝两难全,我要出去工作了,你要帮我多照顾母亲。”1928年1月的一个清晨,裘古怀将还在睡梦中的大哥裘古椿叫醒,说自己不能陪母亲过年了,并再三叮嘱裘古椿要照顾好母亲,便消失在晨雾中。 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信仰坚定 狱中斗争 每当母亲或村里人问起裘古怀去干什么了,裘古椿总是含糊地说:“到外面做生意去了……”母亲心里明白,儿子是不会放弃革命事业的,她只能默默在心里为儿子祈福。 事实上,从裘古怀不辞而别那天起,母亲几乎每天傍晚都会倚在门口,她盼着有一天儿子披着一身晚霞,突然出现。 裘古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裘古椿写一封信,报个平安,但从1929年2月开始,裘古椿再也没有接到裘古怀的来信,托人一打听,得知裘古怀竟被关押在浙江陆军监狱。 原来,裘古怀离家后,立即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他先后在萧山、兰溪等地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1928年12月,他担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代理书记,指导全省的共青团工作。1929年1月16日深夜,由于叛徒出卖,裘古怀在杭州清泰门豫安旅馆被捕,后被关进浙江陆军监狱。 裘古椿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监狱探望裘古怀。一见到裘古怀,裘古椿就压低声音说,国民党一位高官的启蒙老师是自家亲戚,只要裘古怀脱离共产党,就可以托关系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 “我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决不会为了求生而放弃信仰,即使在监狱里,我也要发动革命!”裘古怀一口回绝。 裘古怀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经常鼓励难友:“不要以为身在监狱就可以休息,革命工作不只是外面同志的事;我们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提高对马列主义的认识,锻炼革命的意志,将来出狱以后,对党可作出更大的贡献。” “何处是天堂?监狱就是天堂。何处是地狱?监狱就是地狱。要创造新世界,监狱就是好工场!”裘古怀在狱中曾作了一首题为《监狱就是好工场》的诗,鼓励自己和狱中难友。 裘古椿第二次探望裘古怀,发现裘古怀的脸色好了一些。问后得知,裘古怀在狱中发动革命,和难友一起争取到吃白米饭的权利,还拿到了自己的“存折”,可以购买生活品。 原来,当时除了家境宽裕的一些难友可以自己拿钱买白米饭外,一般难友吃的是黄饭,又称“五子饭”,即米里掺杂着石子、沙子、稗子、谷子、虫子做成的饭。“白饭”和“黄饭”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条鸿沟,不利于难友的团结。1930年春节前后,裘古怀和徐迈进等人发动难友联名写报告,提出包括“一律吃白米饭”等十条要求,同时发动难友在家属探监那天集体绝食。家属们见狱中的亲人连自己送去的食物都不接收,纷纷哭着回家,这件事在狱外的影响很大,获得舆论支持,绝食取得了胜利,难友们都吃上了白米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白饭”与“黄饭”之间的隔阂也消除了。 一般情况下,难友在被捕入狱时,身上携带的钱都被狱吏搜去了,美其名曰是替大家代为保管,还立有“存折”。实际上难友要使用“存折”买东西时,狱吏会以种种理由不给。难友在狱中被折磨死或被枪杀,钱便归狱吏所有。1929年11月的一天,裘古怀在狱中发动难友要回“存折”。当天,难友们齐呼“报告!要求发存折!”狱吏无奈,只得把“存折”发给了难友们。 除了为狱中难友争取权利,裘古怀还发动难友声援监狱外面的活动。1929年12月11日是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午12点,监狱隔壁的造币厂下工汽笛一响,监狱中的难友齐呼口号,高唱《国际歌》,狱吏惊恐万分。 由于不断发动难友争取正当权利,裘古怀被狱吏视为“出头鸟”,常遭到打击报复。比如在那次“讨存折”的斗争中,狱吏就对他严刑拷打,打得他衣破、肤裂、血迸。 通过斗争,难友们的心被凝聚在了一起,几十名在狱中的共产党员偷偷成立了党支部,选举徐迈进为党支部书记,裘古怀为党支部宣传委员。 下转A1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