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项飞荣和他的“农家书屋”

项飞荣收藏的部分志书

项飞荣和他的书屋

项飞荣以前借钱购得的《红楼梦》

    在远离宁波市区的柴桥街道后所村,有一所“农家书屋”。书屋里有一万多册书,其中,有浙江省78个县(市)编纂出版的74套志书,还有200多本作家的签名本。书屋的主人项飞荣,是一个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农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读书、藏书,公益地经营着他的书屋,而且,发表了数万字的有关地域文化的文章。

    1

    藏书源自爱书

    项飞荣的绰号是“书大糊”。初中毕业,由于家庭原因,他辍学当了农民。干完活,他就捧起一本书。那时候,在农村,想看一本完整的书是一种奢望。到手的书,不知辗转经过多少人的手,都已残缺不全。那个时候的新华书店,也不像现在这样宽敞、洁净,品类齐全。项飞荣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新华书店柴桥店他偶然看到了《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等书。可是,要想买这些红色经典,谈何容易?不可能一下子凑齐钱买下这些书,但如果一本书售完了,什么时候再到货就很难说了。好在因为经常光顾书店,他跟书店的负责人曹老师(名字不详)熟悉起来。“熟悉了之后,曹老师就会随时告诉我近段日子将会有什么好书上柜。这样,我也就拜托曹老师开一下‘后门’,保留一部分喜欢的书。可以说,我现在所保留的那个年代的红色经典系列,差不多都是通过曹老师从柴桥新华书店买到的。”项飞荣说。

    项飞荣早先的藏书,以红色经典系列、古典文学、名人传记为主。而且,他最初的目标是拥有一千册书。当年,为了一部《红楼梦》,他一大早就骑自行车到柴桥新华书店。书店尚未开门营业,他就在料峭春寒中徘徊在书店门口。门开了,他第一个来到柜台前,从曹老师手中接过一套四卷本的《红楼梦》,付了三元四角五分钱。那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的书。虽然,之后他买过多种版本的《红楼梦》,有几部还送了人,但这套三元四角五分的《红楼梦》至今还珍藏着。这书,让他牢记初衷,也维系着他青春的记忆。

    2004年,项飞荣接触到他藏书生涯中的第一本地方志书,是新中国第一轮编纂的《镇海县志》。这部志书出版于1994年,定价75元,是由当年镇海、北仑两区编纂出版的。看着这砖头般厚的书,项飞荣肃然起敬。为了修一部志书,地方政府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往往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有什么理由不珍爱而且不充分地利用它们呢?从此,他把收藏地方志书立为重中之重。2008年春天,有朋友告知,宁波市望春工业区有人想出手一部《宁波市志》。项飞荣根据朋友提供的信息马上联系对方,第二天就兴冲冲地赶去,二话没说付了钱,背起那书就走,生怕他们反悔。

    项飞荣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当要接回一部志书,他必定沐浴更衣。有时候,因为志书的快递来得突然,来不及沐浴更衣,他就把双手洗干净,无比虔诚地迎接一部新志书的到来。 

    现在,项飞荣藏有浙江省县(市)志、部门志等志书近千部。这样的数量,是其他私人收藏所无法达到的。2014年7月,宁波市地方志学会成立,项飞荣有幸成为唯一的农民会员。

    2

    分享是一种快乐

    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不为名不为利,一头扎进文化的海洋,享受阅读所带来的精神文化生活,项飞荣的人生平静而充实。同时,他认为,藏书如果不分享,就纯粹是一种摆设。他的书屋,一直向乡邻开放,无论是他最早收藏的名著系列,还是近年来搜集的志书,都可以借阅。他还成立了“明心读书社”,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几十年来,向他借书的人成百上千。读者中,有老师、学生,也有像他这样喜爱读书的农民。早些年,《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很受学生热捧,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这两本书他都买过五、六部。他最早买的《红楼梦》,几乎被全村喜欢看书的人看遍了。1987年,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还陆续有人来借这套书。

    一位青年学生,来借名著《红与黑》,后来他去美国留学,把书也带去了。留学回来,他来还书,笑称,那本书几乎“游”遍了半个美国。当然,书借去忘记归还的人也有。项飞荣绝不去催要,他觉得,书落在一个真正爱书的人手里,是一件好事。随着第二轮志书编撰的全面展开,部门志、企业志、乡镇街道志也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许多企业与乡镇街道对编撰志书缺少经验,一些企业和乡镇编撰人员就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项飞荣,向他征借有关方面的志书,作为样板书或参考书。他已向多个部门提供了有关志书。

    现在,人们习惯在电脑、手机上阅读电子书,来借书的人少了。于是,项飞荣就热心组织读书、赠书活动。有一年,他组织北仑地域文化爱好者到宁波市图书馆进行交流学习,并动员多位读者向市图书馆捐赠他们自己编纂的家谱、族谱等。

    3

    圆了作家梦

    项飞荣年轻时有个文学梦,想当一位作家。因为藏书,他认识了好多作家。他和作家王静,是多年的老友。当初,王静在江北区文联工作,项飞荣找上门,问有没有多余的书籍要处理。当时他发痛风,走路一拐一拐的。这位面色黝黑却很有礼貌的人显然对书很内行,一番挑选后,就细心捆扎。他挑的都是家里没有的书,如已有,绝不贪多。看着他用扁担挑着几大袋书去坐班车,王静内心很震撼。后来,王静还向她的朋友介绍项飞荣。受王耀成、杜建海等一些文化人的指点,项飞荣开始关注地域文化为主的本土作品,同时把作家签名本纳入到收藏的重要范围。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项飞荣收藏有宁波地方特色的各种书籍达五千多部,征集到作家的签名本二百多本。这些签名本,大半是出自本土作家,也有张抗抗、王旭烽、苏沧桑等省内外作家。

    一年秋天,项飞荣的农家书屋迎来了一批客人。原来,作家王静和宁波开放大学(原宁波电大)的林亚斐教授带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十五名学生,来乡村搞文化调研。看着满屋子的书,看着眼前低调朴实的书屋的主人,大学生们一阵惊叹。他们围着他问这问那,不时记录、拍摄,还问他的理想,他谈起了作家梦。在这以前,项飞荣也经常接待来访者,但这样的规模,对项飞荣来说还是第一次。那天,项飞荣的妻子蒋彩敏忙里忙外,临近中午,老师们撸起袖子,与蒋彩敏一起,准备了一大桌地道的农家菜。由于人多,大家有的坐,有的站,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农家饭。后来,学生们毕业走上岗位后,还说起那次难忘的调研,“这是我有生以来吃得最香的农家饭——不仅有时鲜的果蔬、满屋书香,还有暖暖的人情味。”“人最难的是一生执着地做一件事。不管身处何地何境,人都应该有所追求。项大伯是一位农民,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做着常人难以设想的事,在乡村撒播着文化,可敬可佩。唯此,我们只有祝愿他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他确实心想事成,梦想成真。他成了一名农民藏书家。前年,他加入了北仑区作协,成了一名作家。

    赵淑萍/文 史凤凰/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