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韦羽: 砺术仁心,宁波胸外科引领者的情怀与梦想

手术中的沈韦羽 通讯员供图

    他是首届“宁波市优秀医师奖”获得者;从事胸外科临床一线36年,他不断突破手术技术壁垒;1995年11月,他率先在宁波市开展胸腔镜下手术;2006年,他率先在宁波市开展纵隔镜手术;2011年,他开展了浙江省首例胸腔镜下右上肺癌袖状切除术;2019年,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就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胸外科主任沈韦羽。

    1980年走上医学道路以来,沈韦羽从一个当初只想为母亲减轻病痛的年轻医生,到如今为宁波市胸外科开展微创手术做出了引领和开创性工作,为广大病患减轻痛苦、带来福音。“我没有为自己设定过什么远大理想目标,如果一定说有,那就是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沈韦羽说。

    他操刀的食管癌手术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医疗技术发展至今,现在的胸腔镜技术拓展了传统胸外科的应用范围,仅用两三个甚至一个长约1-3厘米的手术切口,就可以进行胸腔镜手术。随着胸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病症可以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包括食管癌。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去年沈韦羽团队共完成100余例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数量位居全省第六。

    其实,食管癌手术在胸外科医生眼中并不是特别受“欢迎”的手术,因为手术较繁琐且难度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不过,沈韦羽却坚持迎难而上。

    由于早期食管癌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沈韦羽接诊的往往是食管癌中晚期患者,治疗起来相当棘手。

    60岁的老吴(化名)因为吃东西难以下咽,到医院做检查,被确诊为中期食管癌。沈韦羽得知,老吴常年一天三顿酒,冬天尤其喜欢喝滚烫的黄酒,并有多年吸烟史。

    根据老吴的情况,沈韦羽给出治疗方案:先化疗和放疗,再手术。这让老吴和家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马上手术?

    “首先要戒烟戒酒,调整身体状况,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你放心,我和你一样,希望你的身体快点恢复。”沈韦羽耐心解释。

    老吴在经过2个月的化疗后,做了手术,十分顺利。这背后,是沈韦羽精心的术前准备。

    手术需要将老吴的食道切除,再做功能重建。一般情况下,主刀医生会选择将患者胃部裁剪成原食管的形状,俗称“管状胃”,再拉到胸部或颈部吻合。不过,老吴几年前曾做过胃部手术,无法再用胃代替手术,这个方案被推翻。

    小肠或者结肠成了食管再造的备选,但选择哪一个则需要在手术中经过实际测量后才能决定。再者,缝合也十分考验医生的技术。哪怕有一处没长好,就有可能发生吻合口瘘,引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在沈韦羽和团队的努力下,老吴的手术在6个小时内完成,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目前,由沈韦羽操刀的食管癌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40%,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我们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和托付”

    这位如今在宁波胸外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医学专家,走上医学道路的初心着实让人动容。“我老家在奉化,从小看着母亲常年生病,就想着长大后当医生,治病救人。”

    1980年,沈韦羽考上位于西安的空军军医大学。上学期间,母亲来探望儿子,沈韦羽请老师为病中的母亲做了手术。看着母亲术后恢复的样子,更加坚定了他要当一名技术扎实的医生的决心。

    数九寒冬,外面下着大雪,手指已经冻僵的沈韦羽一遍遍练习外科手术打结。他在课桌上、寝室里都钉了小钉子,抓住每个碎片时间练习手法。“那个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苦。相反,每天都有进步,就很开心。”

    1994年2月,30岁的沈韦羽从兰州调回宁波,加入李惠利医院大家庭。2006年,他牵头组建医院胸外科。如今,该科室已有16名医生,包括5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床位达到80张。

    每天早晨7点,沈韦羽就出现在病房,询问患者情况。从伤口到疼痛、饮食、睡眠,一一仔细询问。曾经有位患者感动地说:“我家人来探望时都不会问得这么仔细和耐心。”

    凭借精湛的手术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慕名来找沈韦羽看病的患者不计其数。每当他们出院或来复查时,总会送来一面面锦旗表示感谢。

    曾经有位80多岁的老太太在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手术出院后来复查,她坚持从2楼的门诊来到11楼的住院病房,要当面感谢沈韦羽。当老太太颤巍巍地将锦旗交到沈韦羽手上时,在场的家属和医护人员都十分感动。

    操刀几千台手术,手术台上一站往往就是一整天,但沈韦羽从未有过一丝懈怠。每当夜幕降临,都能看到他一双熬红了的眼睛。对于每日繁重的工作量,他有自己的原则:“冰冷的手术台上,患者只有我们可以依赖,患者选择我们进行手术,是把自己彻底交给我们,这便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和肯定,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和托付。”

    砺术仁心 和团队搭建了“了不起的平台”

    “让年轻医生尽快成长起来,我们这个学科才有更远大的希望。”这是沈韦羽一直以来的主张。

    每周二、周五在大交班后,对科室当前病情较重的患者,沈韦羽都会向主管医生一一询问,并交代注意事项。

    作为科主任,他对科室里的年轻医生非常耐心。对于大家学术上的疑惑以及科室里出现的疑难问题,他总会鼓励大家提出来,通过一起研讨的方式共同学习和进步。

    为了促进学科进步,胸外科还联合医院呼吸内科、放疗肿瘤内科在每周三下午4点进行MDT(多学科会诊)讨论,集思广益,为胸部肿瘤患者拿出一个更加合理、经济的诊疗方案。

    团队成员的每一台手术,他都会制定精细的手术方案和具体的操作规范来保障患者的安全,也会悉心指导年轻医生拉钩、上血管钳、缝扎、打结等操作技巧,并要求把握好力度,尽最大可能把损伤减到最小。

    “砺术仁心”是沈韦羽行医的原则,砺术也在砺心,唯有仁心方有仁术。沈韦羽始终践行着一名医生党员的诺言,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改进手术方式,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创下了宁波市胸外科界多项纪录。

    36年间,是成千上万例各类胸外科手术的扎实积淀,是不断突破胸外科手术技术壁垒的创新探索,更是培养过硬人才、推广先进技术的远见卓识。20多年来,沈韦羽和他的团队为我市胸外科领域搭建了一个“了不起的平台”。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张林霞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