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外兼修”打出“组合拳”

北仑区人民医院这样守护患者的“第二大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蒋智军(中)与北仑区人民医院肝胆甲乳科主任李鹏飞(左)、消化内科主任陆静静(右二)正在问诊患者。

蒋智军(右二)带领团队实施手术。

    消化系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为了守护北仑乃至全市人民的这道健康关,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肝胆甲乳外科和消化内科团队联合“下沉”专家打出“组合拳”,如今俨然已成为健康北仑的一张强势名片。

    “迂回拳” 延长“癌王”患者生存时间

    前些日子,53岁的老金(化名)肚子隐隐作痛,还以为是胃痛。然而过了几天,肚子疼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便血。经过系统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他被诊断为“癌王”胰腺癌,并且已经出现多处肝转移。他和家人在网上查了相关资料,得知生机渺茫。

    老金的女儿带着父亲慕名找到北仑区人民医院肝胆甲乳科主任李鹏飞。“你的胰腺癌虽然已经没有手术指征,但是我们试试‘迂回战术’,先把胰腺养养好,创造手术机会,然后再手术将胰腺癌‘一锅端’。”李鹏飞说。

    李鹏飞为老金制定了“迂回战术”——转化治疗的方案。经过2个多月的三周期化疗后,病灶发生神奇的变化,不仅胰腺的原发病灶变小,多处肝转移的病灶也明显变少。

    “效果不错,下一步就可以进行手术。”听了李鹏飞的这番话,老金又看到了重生的希望。两年来,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已有15位胰腺癌中晚期患者通过转化治疗获得胰腺癌根治切除的手术机会,预后良好。

    李鹏飞的患者中也有很多不幸罹患肝癌。从2016年开始,他和团队操刀实行腹腔镜肝癌肿瘤切除术。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在腹部作20厘米-30厘米长的切口,须离断大块肌肉和多根神经,创伤大、恢复慢、患者痛苦,且切口容易感染。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且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下,血管及其他细小解剖观察更清楚,淋巴结清扫也更彻底。

    李鹏飞只需在患者腹部打5个小孔,最大1厘米,最小仅5毫米,在腹腔镜下完成微创手术,这类手术也体现了他高超的腹腔镜下切除及缝合技术。

    多年来,李鹏飞团队不断致力于提升服务,始终将患者放在首位。在胆道疾病治疗方面,他的科室开展了亚专业诊疗小组活动,“更精更专”,广泛采用目前先进的“微创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手段,为患者“辨证施治”“一人一策”。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肝移植手术不具有资质,肝胆胰所有手术我们都能驾驭。”李鹏飞说。

    “下沉拳”  省级专家教技术、带团队

    刚结束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复查的吴老伯精神头很不错,旁人都看不出他已经86岁高寿。更想不到的是,不久前他还接受了壶腹部肿瘤切除大手术。“我这样的毛病还能在家门口看好,真是想不到,省心、省力、省钱。”他说。

    主刀的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蒋智军,在业内有“蒋一刀”的名号。

    2009年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全面托管北仑区人民医院,提升基层医院服务水平。今年初,蒋智军以下沉专家的身份担任北仑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当地卫技人员迅速成长。

    作为第三助手,该院肝胆甲乳科青年医生陈建伟全程参与吴老伯这台手术。他回忆,术中切除了部分胃、胰头,全部十二指肠、胆总管、胆囊,部分空肠等6个脏器,同时还将其中三处吻合、重建。完整地切除病灶、清扫周围淋巴结,还要保护重要血管及脏器……手术只花了不到5小时就顺利完成。

    “蒋主任在手术台上特别严格,任何细节都不能有差池:他注重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术中出血,操作时对脏器的保护都很有讲究。”收获颇丰的陈建伟将这些技巧牢记于心,消化吃透,“除了在手术台上,蒋主任在术前、术后对患者的管理也很讲究,他给我们概括了外科病人管理十二字要诀: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他认为,吴老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没有出血、没有胰瘘等任何并发症,得益于蒋智军先进的诊治理念。“大咖就是大咖!”

    带团队提升技术的同时,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蒋智军对该院的病区做出重要调整。他将原本分散在不同楼层的胃肠疝血管科、肝胆甲乳科和肛肠外科合并到同一楼层成立大普外科病区。“我要求病区所有的医生都要轮转,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青年医生,提高会诊急诊医疗质量。”

    短短数月,名医效应持续放大,不少北仑乃至宁波市区以及周边地区的患者,纷纷到北仑区人民医院来做大手术。在浙大一院的有力帮扶下,北仑区人民医院作为辖区龙头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建立起区域创伤中心,逐步实现创伤救治“加速度”。

    “突破拳” 巧用内镜技术辅助治疗

    说到消化系统,自然离不开消化内科。此前,该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开展全市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术,为一名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顺利止血。

    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标志着该院消化内科超声内镜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已广泛应用。

    55岁的唐先生患肝硬化多年。一天,他突然呕血,被家人送到北仑区人民医院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该院消化内科主任陆静静立即赶往抢救。

    结合各项检查报告,陆静静判断患者是由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的大出血,胃肾分流。若采用以往用胃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胶,会有异位栓塞的风险,出现肺栓塞、脑梗塞等情况。

    综合患者的身体状况,陆静静制定了风险小、效果好的由超声内镜引导下弹簧圈栓塞术。这种新技术主要是以超声内镜为引导,更加精准地掌握血管的位置,从而实现更彻底的治疗,大大减少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唐先生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超声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的实力。目前,陆静静带领的消化内科团队还开展消化道早癌、消化道粘膜下病变切除等内镜下诊治。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杨梦园 杨文颖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