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距离海面约5米的“海景房”筑起一道沙袋防线、紧急劝离高山居住群众、探访建筑工人安置点……昨天,晚报多路记者发来一线直击报道。 地点 宁海 播报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吴立高 为“海景房”筑起一道防线 昨日下午,随着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的不断靠近,宁海县强蛟镇下渔村海面上空已是乌云密布,时不时下起瓢泼大雨。在村南的沿海路面上,50余名强蛟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和村民争分夺秒抢装沙袋,并在沿海居民家门口进行铺设,筑起第一道防线,减少海水倒灌带来的影响。 “这次台风预计影响很大,我们从早上6点就开始组织党员、志愿者准备防台工作,装沙袋、铺沙袋,保障村民人身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损失。”下渔村党支部书记薛瑞岳告诉记者,村南的沿海有80余户村民,在往年强台风来临时,曾出现海水倒灌进入村民家中的情况。此次“烟花”来势汹汹,7月23日晚村外海水涨潮后就已经漫到了路面,等台风来了以后,形势将更加严峻。 一大早,镇村党员干部便开始行动起来。铲沙、密封、装运……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不少热心村民也主动加入,抬着上百斤的沙袋,堆放在村民家门口,筑起一道防护墙。 下渔村这一排房子是名副其实的“海景房”,距离海面约5米,站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美丽海景。如果没有台风,此时67岁的村民张技琴应该坐在自家院子里,吹着海风纳凉。此刻,悠闲的夏日生活被台风吹走了。 “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了,印象中有5次台风的时候,家里都进水了,最深的一次水都到了我的腰上,我只能扶着墙壁爬到2楼。听天气预报说,这次台风大概率要在浙江登陆,那影响肯定大,我要做好充分的防台工作。”把家具、家电垫高,阳台上的花盆搬到地上,从早上开始,张技琴就一直忙着防台准备工作,她还从超市买了水、泡面、面包、手电筒、雨衣等,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地点 奉化 播报记者 鲁威 通讯员 严世君 郑连乔 卓建青 “今天下午无论如何都要从这里撤离” “叔叔阿姨,今天下午无论如何都要从这里撤离,等晚上台风来了,万一人在家中摔倒了,车子开不上来,电也没有,到时候求救都没有办法。”昨日上午天刚亮,奉化溪口镇石门村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说明台风“烟花”可能带来的危害,做好村民的劝离工作。 昨天早上9点,记者来到石门村。从7月23日开始,毛文彬和村干部们轮流值班巡逻,睡觉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小时。据介绍,这两天,村里的16位干部分组到村里每个村民家进行劝说转移。此外,村干部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系子女来接送村里老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村里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流的水位不断上涨。“上一次遭遇泥石流灾害是在2009年,当时很多房屋被冲坏,泥浆冲进了村民家里。这次,大家都不敢怠慢,大部分村民都已经撤离。”正在路边等公交车下山的毛师傅告诉记者。 当天,记者跟着石门村党总支副书记毛孟波到村里走访。部分年老的村民认为台风影响可能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不愿意撤离。为此,毛孟波也提前做好了准备,当场给他们的子女拨打电话,做好撤离对接工作。“这个台风带来的雨量可能很大,我们所有居住在山区的村民要全部转移,人身安全最重要。你们作为子女的要多理解,及时把老人从这边接出去,确保他们的安全。” 昨日,石门村剩下的十几户村民也已经通知到位。“一路走来比较顺利,村民们也非常配合。就田湾那一户人家相对来说困难一点,那户人家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身体方面有点残疾,路也不能走。因此,先让他到村委会,然后再想办法转移到溪口镇政府的安置点。” 毛孟波表示。 地点 鄞州 播报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颜丽英 杨磊 全市234065名建筑工人全部转移安置 “我们昨天下午接到临时转移的通知,心里还有点担心,一到这里就打消了顾虑,物资准备很齐全,吃饭喝水都没问题,我们住在这里很安心!”昨天上午,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内,中建五局宁波泰康项目的木工黎虎告诉记者。 为了防范台风影响,宁波市住建局要求对全市建筑工地的工人进行转移。截至7月23日18时,全市2914个工地234064名工人全数得到转移,由属地政府部门进行安置。 记者在1号馆内看到,场馆内设置有志愿者服务台,方便面、矿泉水、面包等食品充足。记者还从福明街道了解到,除确保安置人员食宿外,现场还贴心地为每位安置人员提供口罩、配备急救箱和部分药品,并专门派工作人员和医生驻点,进行亮码测温,保证防疫措施到位、人员安全有序。 在安置点,记者留意到5个建筑女工围坐在一起,用彩色的丝线绣着绣片。记者一打听,原来这5名女工都来自贵州。 “我们是贵州苗族的,这是我们苗族服饰的绣片。平时在工地里做工,没时间绣,今天空下来绣一点!”曹大姐笑着告诉记者,“绣好了给女儿,春节回家带回去!” 除了绣花打发时间的女工外,男士们更多地坐在一起,聊天、休息或打牌。现场不乏有一家人一起来安置点的。小潘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在安置点里,两个男孩,一个3岁,一个才2个多月。 3岁的孩子跟着爸爸去泡方便面了,2个多月的小宝宝在妈妈身边睡得正香。这也是整个安置点内,年龄最小的一名。 “孩子们在这里吃饭睡觉还习惯吗?”“大的孩子跟爸爸一起吃方便面,小的喝母乳,还可以。”小潘告诉记者。 小潘说,孩子满月后跟着丈夫来到宁波打工,刚来宁波1个月后,就碰到了台风。“还好孩子吃饭睡觉都还习惯的,我们也就安心了!” 现场,来自中国建筑五局超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维持着场地秩序,给工人们分发矿泉水和食品。记者了解到,这些志愿者平均年龄不到30岁,24小时驻点服务。 地点 象山 播报记者 张晓曦 朱佳凯 “红美人”防台工作全面完成 台风“烟花”来袭,已经挂果、怕风怕雨的象山“红美人”该如何防台?记者在象山高塘、晓塘、定塘一带采访发现,很多农户都已经把“红美人”大棚的顶膜取下,减少损失。 在象山甬红果蔬有限公司,国家级“乡土专家”、负责人顾品告诉记者,早在一周前,象山县“红美人”联盟就已经向500多位会员发出通知,要求撤掉顶膜,加固大棚,并在大棚围栏外设置挡板,减小风速,目前所有联盟成员及联系的周边农户都已经完成了所有防范措施。针对“红美人”枝条易折断的情况,绑带拉挂、木条固定,同时,及时疏通沟渠,以便雨水及时排出。 在该公司“红美人”基地里,记者还看到正在调试联网的智慧柑橘数字化应用中心,目前已经在该公司400亩红美人基地里铺设完成,联网成功后将对台风影响进行准确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