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风雨同舟 抢险救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中的脊梁

他们是谁?
是党员干部,是官兵干警,也是你我他……

警民联手,落水男孩被救上岸。

陵园工作人员在疏通下水道。

武警官兵筑坝抢险。

    “有我们在,一定会救他上来”

    民警、群众联手,紧急救援落水男孩

    7月26日早上7点,宁海县公安局跃龙派出所民警巡逻至草湖村洋溪大桥附近时,发现一男子正在水中抓着一丛水草求救。

    此时,雨水未停,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洋溪水位更是居高不下,情势十分危急。带队民警应斌魁快速反应,“救人!”他一边用最快速度奔去拿取救生圈和绳索,一边指令队员向上级汇报情况,请求消防、急救部门立即支援。

    同时,周边群众看到有人落水后,也围了过来,一位黑衣大哥脱了衣服就准备下水救人。应斌魁发现后立即喊话拦住他:“水太急了,大哥你不要下水,太危险了!有我们在,一定会救他上来的!”

    此时,落水男子的求救声越来越弱。应斌魁找准水流方向,在落水男子的上游位置把系上绳子的救生圈抛下。果然,救生圈逐渐向该男子飘过去。“快套上救生圈!我们拉你上来!”见该男子成功套上救生圈后,应斌魁立马抓住绳索另一端将他拉向岸边。“抓住了啊!不要放手!”终于,在早已在岸边等待许久的热心群众帮助下,男子被拉上岸。

    应斌魁立即带着队员们赶到岸边,这才看清了刚从水中脱险的男子原来竟还是个孩子,十几岁的样貌,被拉上岸后浑身冰冷,动弹不得,面对民警的问话已说不出任何一句话。

    幸好此时急救队员也及时赶到,初步检查后,应斌魁和急救人员们一同将落水的孩子抬上担架,终于顺利将其送上救护车,并陪同其一起前往医院。

    记者随后了解到,该男孩在洋溪边散心,哪知道因台风影响,溪水水位上涨,水边湿滑,各种水草被风吹得到处都是,很多横亘在步道上。他在水边走路时,一时不慎被绊倒掉进水中。因水流湍急,不断被水流冲向溪水中央,直至抓住了水中的一丛水草才避免了继续被冲往下游。

    “戴着手套太滑了,还是徒手搬沙袋快”

    110名武警官兵急赴余姚筑坝抢险

    风雨拍在脸上,浑身是泥。但没有人顾及这些,大家迅速地传递着沙袋,嘴里都不自觉地念着“快快快……”昨天下午,110名武警官兵对余姚阳明街道丰乐村旁边的西江进行筑坝加固。

    西江是余姚江的一条支流,随着台风天积水的上涨,江水出现倒灌,原本由西往东流的江水开始从东往西流。西江旁边很多村民家中已经积水,而水位持续增高,一旦满溢,就会往对岸余姚市区方向倾入。

    上午11点钟,武警宁波支队接到上面命令,出动110名官兵,由支队中校参谋长卞高明带队,携冲锋舟4艘、橡皮艇7艘前往余姚阳明街道西江进行紧急抢险。

    到达现场后,经过现场勘察后,官兵们迅速投入抢险行动中。大家分成组,将沙袋运到堤坝处,用沙袋筑高堤坝挡水。他们有时肩扛沙袋小跑着向前,有时排成一列快速向前传递,随着一个个沙袋落地,堤坝一点点长高。

    接到休息命令时,战士们在泥地里席地而坐,大家简单地喝口水、闭目休息两分钟,接着马上起身投入抢险。

    战士刘祥手上的老伤口裂开了,经过简单的处理包扎后,他又马上加入了搬运沙袋的队伍。他的手前天在三江口抢险时被划开了一道口子,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而昨天在抓沙袋时,伤口崩裂。刘祥说,小伤没有什么事,只希望尽管完成加固堤坝的任务。

    其实,战士们都有发手套,而刘祥和很多战士一样都没有戴,他说手套戴着太滑了,搬运起沙袋没有那么快。记者注意到,一些战士的手已被粗糙的沙袋磨伤。

    还有位小战士来自安徽,入伍已经两年。他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来余姚阳明街道,也是第一次参加抗台,他说自己还没有把抗台的消息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

    到下午6点多,堤坝加固工程接近尾声,而这时部队又接到紧急命令,附近又有一处地方堤坝需加固,于是他们接着转移到另一处继续固坝抢险。

    “就算整个陵园被淹没,

    我们也不走”

    守护烈士陵园,9人小队拼了

    “电量有限,停水停电。”7月26日上午9点11分,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服务中心主任陈志斌在给记者的微信中这样说。

    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海曙区章水镇樟村,地处我市西部山区。陵园背靠大雷山岗,强降水持续,一旦发生山洪或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

    “说实话,当时内心有种很绝望的感觉,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陈志斌说。

    7月26日上午9点30分,记者联系上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陈曦希时,她的手机只剩下20%的电,“我梳理一下,一并跟你说吧。”

    7月26日凌晨1点,陈志斌提出让陈曦希和另外一名留守的女同事韩欣辰开车回镇上的避灾中心或直接回市区。

    “虽然当时雨下得很大,积水上来得很快,但如果走山路,还是可以从横街、集士港那边绕出去的。”陈曦希后来对记者说。

    面对可怕的未知,谁又能做到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

    “主任,那你不走吗?”

    “就算整个陵园淹没了我也不会走的。”

    “那我们也不走。”

    在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有一座高44.12米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后整齐排列着800穴革命烈士墓。

    “我们都走了的话,纪念塔倒了怎么办?烈士墓怎么办?”看着窗外,在夜幕中若隐若现的纪念塔,陈志斌说。

    这段风雨夜的只言片语,被记录下来,发到了朋友圈。

    选择并肩战斗,战胜未知和恐惧的,不仅仅是陈志斌、韩欣辰、陈曦希。从7月23日开始,“烟花”对我市的影响渐渐显现,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发布闭园公告,迅速组建起义一支由9人组成的防台队伍。他们中有4名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不能退缩,困难时刻做好表率,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陈志斌说。

    防台队伍的成员们每两人一组,针对重点区域进行巡逻,监测水情、排查隐患,每小时换一次班。风大雨急,时不时能看到树枝被风吹断、掉落,幸好没人受伤。

    随着积水的上涨,巡逻从每小时一次缩短至每半小时巡逻一次。没轮到巡逻的人,就挤在漆黑的安保室里,互相加油鼓劲。

    “现在水势已经下降了很多,镇里、村里的超市也有充足的食物供应,暂时不用担心温饱。”陈志斌和同事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记者 陶倪 马佳威 薛曹盛 滕华

    张贻富 殷欣欣 石承承

    见习记者 林微微

    通讯员 赵琴 沈毅 杨硕 潘立 文/摄

    F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