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1-07/30/A4/7812989_ds-qianyh_1627561739652_b.jpg) |
手上被拍死的蚊子。 |
手掌上是30多只被拍死的蚊子,鲜血星星点点。昨天上午,记者在朋友圈刷到一张“密集恐惧症慎点”的照片。照片背后是一个心酸又好笑的故事,那是北仑区大碶街道漾·公益志愿者支援海曙洞桥救灾时留下的“战绩”。 7月27日、28日,漾·公益志愿者团队派出13人,分两班到洞桥展开救援行动。白天,一批队员把重点工作放在转移群众上,下午5点交接班后,5名队员驻守古林镇中心小学和中康医院,以应对夜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与蚊子大军的斗争是从晚上开始的。“当时古林积水还是蛮深的,而且还处于断电状态。”漾·公益志愿者团队队员徐文帅说,他当晚被安排在古林镇中心小学,与他一起的还有队长李华伟、队员陈绪。 一开始,他们待在教室,由于过于闷热,又转移到了走廊。徐徐晚风吹来,体感舒适了,可周遭的潮湿环境也是蚊子最爱的,几个人被折磨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们真的要被蚊子‘抬走’了!”徐文帅告诉记者,那张满手都是蚊子“尸体”的照片,是在走廊上拍的。他和李华伟打着电筒,陈绪追着蚊子打。被喂饱的蚊子飞得慢,没一会儿工夫,一个手掌上就“躺”了30多只“尸体”。“全身都痒,只恨没多长出几只手!” 走廊空旷,蚊子“大军”前赴后继,按照志愿者的说法,当时那场面连风油精也不管用了。全身无死角涂抹,却只能顶住几分钟,风一吹,身上火辣辣的。但凡没涂到的地方,蚊子又叮上去。 眼看招架不住,三人又转移到了警务室。哪知,情况并没好多少。待在警务室里,也不敢开门,一开门蚊子蜂拥而至。实在没辙,他们只好把脱掉的雨衣雨裤又穿上,蚊子咬不到,可身上的汗水哗哗往下流。 在中康医院,队员赵岗和蒋元平遭遇的“痛苦”小一点。 凌晨1点多,他俩找到一盒过期蚊香,心想总算熬出头了,谁料“噩梦”才开始。蚊香一点,蚊子没中招,点燃后发出的一种类似汽车轮胎燃烧的臭味,差点把两人熏吐。 “我们都成蚊子补给站了。”那个晚上,大家几乎一夜未眠,在参与救援时无暇顾及,可一旦停歇下来,就在与蚊子作战。回到北仑后,每个人都成了段子手,与他人讲述这段经历时,既好笑又心酸。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胡洲华 丁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