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不小心, 就出现了情况

——两个梁山泊之谜(之二)

    □胡杨

    上回,我们讲了《水浒传》小说中存在着大小截然不同的两个梁山泊的矛盾现象。那么,《水浒传》小说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梁山泊的变迁史。

    首先,在宋朝的时候,梁山泊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北宋名臣韩琦《过梁山泊》诗是这样说梁山泊的:“巨泽渺无际,斋船度日撑。”

    宋人邵博《闻见后录》是这样说梁山泊的:“王荆公好言利, 有小人谄曰:‘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 其利大矣。’荆公喜甚, 徐曰:‘策固善, 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 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 则可容矣!’荆公笑而止。”

    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也有类似的记载:“往年士大夫好讲水利,有言欲涸梁山泊以为农田。或诘之曰:‘梁山泊古巨野泽,广袤数百里,今若涸之,不幸秋夏之交,行潦四集,诸水并入,何以受之?’贡父适在座,徐曰:‘却于泊之旁凿一池,大小正同,则可受其水矣。’座中皆绝倒,言者大惭沮。”

    《宋史·杨戬传》是这样说梁山泊的:“梁山泺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

    从这些文献记载来看,在宋朝的时候,这现实中的梁山泊确实与《水浒传》小说中所描写的“梁山水泊八百里”大致相当,是个烟波浩渺、绵亘数百里的巨泽大湖。

    其次,宋朝以后的梁山泊又是怎样的情状呢?

    《金史·食货志》是这样说梁山泊的:“黄河已移故道, 梁山泺水退, 地甚广, 遣使安置屯田。”

    《明史·兖州府》是这样说梁山泊的:“巨野, ……南有高平山, 东有巨野泽, 元末为黄河所决, 遂涸。”

    顾炎武《日知录》是这样说梁山泊的:“予行山东巨野、寿张诸邑,古时潴水之地,无尺寸不耕,而忘其昔日之为巨浸矣。近有一寿张令修志,乃云:‘梁山泺仅可十里,其虚言八百里,乃小说之惑人耳。’此并五代、宋、金史而未之见也。书生之论,岂不可笑也哉。”

    可见,后来随着黄河的屡次决口、改道和泥沙的大量淤积,再加之人为的不断干预,宋朝以后梁山泊的水面日益变小,到了元末时已几近湮灭,变成了良田。

    这就是历史记载中由大变小,以至最终荡然无存的梁山泊的演变情况。这梁山泊的演变史,就是一部沧海桑田的变迁史。

    二、《水浒传》小说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梁山泊呢?

    各位看官应该知道,《水浒传》小说的成书过程,并不如《红楼梦》、《金瓶梅》之类的小说,是由一位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

    《水浒传》小说是在历代水浒故事广泛流传的基础上,由一位或数位小说编写者依据这些故事素材,最后编撰而成的。

    何心先生在《水浒研究》中指出:“总而言之,《水浒传》并不是一人一手的创作。先有一人把各种梁山泊英雄的故事连缀起来,成功一部长篇小说。后来又经过几次增损修改,所以现在通行的《水浒传》,已经不是原来的真面目了。”

    于是,我们也就好理解《水浒传》小说中,为什么会存在梁山泊一会儿浩渺无边,一会儿却又成了狭江小河的这一矛盾现象了。

    《水浒传》小说之所以会存在这一矛盾现象,其实就是由历代水浒故事在《水浒传》小说成书过程中所遗留的流传痕迹造成的。

    小说编写者在选取故事素材,最后编定书稿的时候,显然没有发现这个矛盾的存在。

    像梁山泊的大小这样前后矛盾的情况,在《水浒传》小说中还可以举出不少相似的例子来。

    比如,梁山泊与郓城的距离。

    小说第十五回,吴用为了集结智取生辰纲的人马,就向晁盖建议可去石碣村邀请阮氏三兄弟前来入伙。

    晁盖道:“我也曾闻这阮家三弟兄的名字,只不曾相会。石碣村离这里只有百十里以下路程,何不使人请他们来商议?”

    但是,吴用觉得还是自己亲自去走一趟更为妥当,于是就同晁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说道:“事不宜迟,只今夜三更便去,明日晌午可到那里。”

    从晁盖与吴用的这番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梁山泊其实离郓城县并不远,只有百十里的路程。

    所以,吴用如果晚上三更从郓城县的东溪村出发,那么,第二天晌午就可以到达梁山泊边的石碣村了。

    也就是说,从郓城县去梁山泊,单程只有一天的路程。

    但是,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想去郓城县的宋家村搬取宋太公上梁山时,那路途显然是比较远了。

    我们先来看宋江是何时离开梁山泊的。

    小说写道,宋江是在上了梁山之后的第三天,在酒席上向晁盖提出要回家搬取家人上梁山的想法的。宋江说完之后就下山去了,晁盖他们是苦留不住。

    由此可见,宋江离开梁山泊的时间,应该是在这天的中午时分。否则,如果是晚上连夜出发,那么,在情理上显然是讲不通的。

    那么,宋江又是何时到家的呢?

    小说第四十二回写道:“且说宋江过了渡,到朱贵酒店里上岸,出大路投郓城县来。路上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一日奔宋家村,晚了,到不得,且投客店歇了。次日趱行到宋家村时,却早,且在林子里伏了,等待到晚,却投庄上来敲后门。”

    “路上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这是元明清小说中常用的叙事手法,除了表明路途的艰辛之外,更写出了路途的遥远。

    比如,《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员外同几个社友,离了家中,逶迤前去。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到得东岳,就客店歇了。”

    比如,《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是日,(贾琏)一早出城,就奔平安州大道,晓行夜住,渴饮饥餐。方走了三日。”

    比如,《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且说那安老爷同了家眷,自普济堂长行,当日住了常新店,沿途无非是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则一日,到了王家营子。”

    小说第二回讲王进母子去延安府的情景,也是这样说的:“且说王教头母子二人,自离了东京,在路免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在路上一月有余。”

    小说第三回讲史进去延安府寻找师父王进,小说写道:“史进在路,免不得饥食渴饮,夜住晓行,独自一个行了半月之上,来到渭州。”

    所以,从小说的描写来看,宋江回家绝非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梁山泊与郓城县的距离,应该不止一天的路程,也就是说肯定是在百十里之上。

    可见,这梁山泊与郓城县的距离,在小说中显然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比如,呼延灼的枪。

    各位看官应该知道,呼延灼的当家武器就是两条铜鞭,所以,呼延灼的绰号就叫做“双鞭呼延灼”。

    小说第五十四回呼延灼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小说是这样介绍呼延灼的:“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家传鞭法最通神,英武熟经战阵。”

    所以,我们在战场上所见的呼延灼,就是一员骑着踢雪乌骓马,舞着双鞭,在阵前奋勇冲杀的猛将。

    可是,令人纳闷的是,在小说第六十四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的时候,他手中那两条标志性的双鞭忽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杆枪。

    小说写道:“呼延灼纵马先行,关胜乘马在后。又转过一层山嘴,只见呼延灼把枪尖一指,远远地一碗红灯。关胜勒住马问道:‘有红灯处是哪里?’呼延灼道:‘那里便是宋公明中军。’”

    明明白天在阵前,呼延灼刚挥鞭将黄信打下了马。这才一转眼的功夫,到了晚上,呼延灼手中的双鞭怎么就换成了一杆枪了呢?这不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小说第七十九回。

    梁山两败高俅,呼延灼出马与韩存保交战,号旗上明明写着“双鞭呼延灼”,可是呼延灼手里拿的却是一杆长枪,只见他“兜住马,横着枪,立在阵前。”

    可见,呼延灼故事的原型应该有不同的源头,而《水浒传》小说编写者在最后定稿时,却忽略了双鞭与枪的不同,于是,就让呼延灼一会儿举着双鞭,一会儿拿着长枪了。

    所以,这样看来,在《水浒传》小说中出现忽大忽小、形态不同的两个梁山泊,也就不足为奇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