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三江口 记者 刘波 摄 |
杭甬“双城记”今后一段时期该怎么走?昨天下午,浙江省政府在杭州举行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新闻发布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的思路目标、任务举措。 到2025年,杭甬双城经济圈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省明确,到2025年,杭甬双城核心引领、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全面形成,杭甬双城经济圈格局基本形成,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在这个总目标下,设定“三个高”的具体目标—— 一是共建高质量发展标杆。围绕提升杭甬双城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注重发挥两地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智能制造、港口开放等比较优势,形成齐头并进、比翼齐飞的发展态势。到2025年,杭甬两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万亿元,新增人才资源总量100万人以上;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500件;宁波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位列全球第八,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达到100家。 二是共建高水平协同样板。聚焦交通互联、创新协作、产业链协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杭州、宁波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合作联动。到2025年,杭绍甬等级以上公路网密度达到1.15公里/平方公里,两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亿元,共建标志性产业链产值规模达到2.1万亿元,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项目数达到180项。 三是共建高能级带动典范。着力构建杭甬双城经济圈,进一步增强对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到2025年,杭甬两市与省内其他地区互设科创(产业)飞地数量达到50个以上,杭甬都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年末常住人口占长三角地区比重分别达到20.8%和19.3%。 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杭甬如何实现高水平协同?针对这一问题,浙江将实施八大专项行动: 一是以城市大脑深度互联为着力点,实施数字化整体智治行动; 二是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协同为着力点,实施科创体系共筑行动; 三是以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为着力点,实施关键领域产业链共建行动; 四是以自贸试验区片区联动为着力点,实施开放高地共创行动; 五是以大运河诗路共建为着力点,实施文旅品牌共塑行动; 六是以打造杭绍甬通勤圈为着力点,实施基础设施互联行动; 七是以民生“一卡通”共推为着力点,实施公共服务共享行动; 八是以生态海岸带共建为着力点,实施生态环境共保行动。 十大标志性工程出炉 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十大标志性工程是“双城记”当中的核心载体和抓手,也是两地携手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吴胜丰表示,围绕八大专项行动,浙江还将打造十大标志性工程,提升“双城记”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一是实施杭甬城市大脑互联工程。探索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城市大脑在跨区域交通道路指引、警务跟踪追查、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协同作用,提高两地驾驶舱实战协同能力。 二是实施杭甬科创大走廊协同工程。发挥杭州、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带动效应,统筹布局和谋划建设一批杭甬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分行业创新中心。 三是实施杭绍甬产业创新带共建工程。加强钱塘新区、前湾新区、滨海新区在设施建设、项目谋划、产业准入等方面对接,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跨区域技术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应用,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 四是实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宁波片区联动创新工程。共同推进杭州、宁波片区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单一窗口”,研究放宽数字经济、油气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限制,联动建设数字自贸区。 五是实施杭甬“四港”联动多式联运工程。共同研究杭州内河港与宁波海港便捷联通方案,积极发展海铁联运,探索推进高铁快运合作,强化物流信息平台对接,共同打造现代运输大物流体系。 六是实施杭绍甬一小时通勤圈共建工程。加快既有萧甬铁路绍兴段增站改造,加密宁波至绍兴至杭州南市域列车,推动江南水乡线绍兴至萧山机场段的建设,加快建设宁波至慈溪的市域铁路。 七是实施大运河诗路(杭甬段)共建工程。以浙东运河沿线为重点,联合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做好河道岸线保护与修复,促进航运功能转型,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强运河国际文化交流。 八是实施杭甬公共服务“一卡通”优质共享工程。加快实现两地社保卡标准统一和互通互用,推动居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进一步优化拓展公共交通、文体旅游、就医结算等“一卡通”功能。 九是实施杭州湾南岸生态海岸带共建工程。以钱塘新区先行段、前湾新区先行段为重点,联合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绿色通道联网、乐活海岸打造等项目,串联杭州湾沿岸区域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共同打造杭州湾南岸生态海岸带。 十是实施杭甬协同达峰工程。协同建立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落实能源“双控”制度,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完善两地居民水、电、气、垃圾处理等收费体系。建立健全两地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机制。记者 谢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