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日急诊室]

这个冬季高发病夏季却出现小高峰

医生提醒老年人
使用空调要当心

    慢阻肺作为老年常见慢性病,多发于秋冬季。不过,记者近日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呼吸内科了解到,7月以来这种秋冬病发病明显增多。医生推测,可能与频繁吹空调有关。

    “没想到就淋雨淋了10分钟不到,竟然住进了医院。”家住鄞州区的潘师傅在病床上直呼都是粗心大意惹的祸。

    最近这段时间,宁波的天气时而烈日,时而暴雨。7月28日这天,早上出门时天气晴好,63岁的潘师傅没带雨伞就出门了。没想到,下午3点左右回家的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

    眼见着还有十来分钟的路程,潘师傅在小雨中一路狂奔到家。刚打开家门,一阵冷飕飕的空调风迎面吹来,他不禁一阵哆嗦。

    他连忙换下湿衣服,吃过晚饭就昏昏沉沉地睡觉了。第二天起床时,潘师傅感觉浑身无力,体温升高,咳嗽不断,还咳出了黄痰。到了下午,他开始变得呼吸不畅,快步走十多米就感觉喘不过气来。

    于是,潘师傅来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新冠肺炎之后,接诊的呼吸内科医生陈伟庄明确了诊断。原来,潘师傅患有长期的慢阻肺,肺功能比一般人要差。着凉感冒后,又吹了冷空调,慢阻肺急性加重,到最后喘不过气来,需要住院治疗。

    “平常都听医生的话,遵医嘱治疗,从没在大夏天因为肺炎住过院。”潘师傅回忆。经过医生平喘、消炎等治疗后,潘师傅逐步康复,8月9日已办理出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中很常见的慢性病,疾病会使肺功能下降,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该病急性发作或原有病程加重的主要原因,可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陈伟庄解释。

    一般而言,气温骤降或冷热交替的冬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季节。但7月份以来,该院接诊的慢阻肺患者人数小幅增多,多的时候急诊病房里住了十多位,大多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75岁的赵大妈就是其中一位。

    赵大妈原本就有慢阻肺,暑假期间孙子过来小住,怕热着孩子,赵大妈就开了空调。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大,一进一出,赵大妈开始感冒咳嗽。但她的感冒咳嗽这次特别严重,诱发原来的慢阻肺急性发作,发烧到38.8℃。

    “这和使用空调冷热交替有一定关系。”陈伟庄建议,老年人或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市民使用空调要注意以下几点:

    室内的温度不要和室外偏差太大,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调节温度,一般建议保持在25℃左右;

    在空调房中要准备一件薄外套,以免从室外进入空调房后着凉;

    吹空调的时候要经常开窗通风,最好3个小时左右通风15分钟,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徐晨燕 董红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