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过央视的“岩荣”,是动物园里的“大明星”。记者 崔引 摄 |
从2012年开始,每年8月12日被定为“世界大象日”,旨在呼吁人们关注身处困境的亚洲象和非洲象。 尤其从去年开始,北移的云南亚洲象群更是牵动着无数人,也激发了无数人对亚洲象这一物种的关注。 今天,又一个“世界大象日”,我们来带您了解一下关于亚洲象的种种小细节—— 脏兮兮? 人家可是“讲卫生”的 8月10日上午,尽管火辣辣的阳光被云层遮挡,却仍无法驱散天气的闷热。宁波雅戈尔野生动物园亚洲象展区,“咪糠”披着一身草,出现在游客面前。 关于大象,很多宁波人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大白象”。在脑海中幻想一下“大白象”,再看看眼前的“咪糠”,落差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先别急着嫌弃“咪糠”不修边幅。 事实上,亚洲象的皮肤是浅灰色的。由于很多时候它身上带着泥,看起来会更接近泥土的红棕色。而我们通常说的“大白象”,则有可能是“白化象”。 “咪糠”的不修边幅,实际上“是它防晒、防虫叮咬的一种手段”。饲养员一边说,一边打开喷淋系统。细细密密的水雾弥漫开来,带来一丝凉意。 见“咪糠”还是有点儿蔫蔫的,饲养员又打开水龙头给它冲个凉。 记者在现场留意到一个细节:饲养员冲凉冲得很仔细,甚至连鼻孔都不放过,却唯独“漏”下了象背。冲完凉,“咪糠”背上盖着的草几乎没有掉。 “这是它的‘防晒衣’,不能轻易给它冲掉。”饲养员说。 冲完凉后,“咪糠”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甚至还顽皮地用鼻子冲饲养员滋水。 “别看它现在干干净净,一会儿又要跑到泥潭里去打滚,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饲养员说,亚洲象此举除了调节温度、驱赶蚊虫叮咬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自我清洁”。 人家可是隐藏的徒步王者 懒洋洋? 另一侧的亚洲象展区,约4米高的柱子上顶着一只西瓜。好吃的就在眼前,“岩荣”却在一旁用鼻子吸土往身上甩,玩得不亦乐乎。 “它能够到西瓜吗?”就在替“岩荣”瞎操心的当口,“岩荣”已经发现了西瓜,并用实际行动证明,这对它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慢条斯理地踱到柱子下,伸长鼻子往上一勾,一使劲,西瓜脆生生地裂成两半。卷起半只西瓜,送到嘴巴里,“岩荣”得意地摇着和自己庞大的身躯形成鲜明反差萌的小尾巴。 “如果够不到,它还会踮起脚来呢。”饲养员说。 这份机灵劲儿,打破了不少人对大象“除了鼻子灵活,整只看起来不太灵光”的刻板印象。 “那只是一种错觉。”和“岩荣”朝夕相处的饲养员最有发言权。他说,钻个水池、滚个轮胎、拔棵树……大象的“业余生活”不要太丰富,“玩嗨了,还会发出大喇叭一样的叫声。” “其实它的行动能力还是蛮强的。”饲养员比划着说,“经常是上一分钟还看到它在围栏边晃来晃去,下一分钟就跑到展区最远的地方去了。” 亚洲象的行动能力确实蛮强。在野外,它们一般每天要步行3000米到6000米去觅食;若是迅速奔跑起来,能达到每小时36公里的速度。 “像之前云南北移亚洲象群的长途跋涉,对它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饲养员说,充足的徒步行走,还有助于磨掉亚洲象脚底的皮肤角质,对它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对于生活在动物园里的亚洲象,饲养员则会每天检查它们的足部,一旦发现指甲有问题,随时进行护理。 人家也是要“看对眼”的 不愁嫁? 在云南北移亚洲象群跋涉过程中,受很多人关注的,莫过于小象的出生。对于“萌萌哒”新生命的诞生,人们总是没啥抵抗力。 长途跋涉、繁育后代两不误,亚洲象群也算是时间管理的“高手”了。 不过,不要以为这是件很容易做到的事。在“择偶”这件事上,亚洲象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象”。 宁波雅戈尔野生动物园里目前有三头亚洲象,两公一母,其中“咪糠”就是那头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应该被两头公象“捧在手心里”的母象。 想象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咪糠”和两头公象,在朝夕相处的五年里,愣是没有“擦出爱的火花”,甚至还总是互相嫌弃。 “咪糠”今年已经38岁。尽管“象到中年”,但它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并不认为自己是头“剩象”。 即便隔壁住的是26岁、正值“壮年”,而且因为擅长垃圾分类还上过央视的“顶流”——“岩荣”,“咪糠”也总是对它爱理不理。 “心情好的时候,‘咪糠’也会去挑逗一下公象。”饲养员说,不过,前一秒两头象还在嬉戏打闹,好像一对欢喜冤家,下一秒“画风”陡转,两头象就真的互相打斗起来。 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