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绝“花名”满天飞 预命名申报机制很管用

宁波地名管理条例“周年报”出炉

位于五一广场北侧的这个湖,今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日月湖。记者 崔引 摄

    编者按

    每天早晨,从位于凌波路的波波城小区出发,途经沧海路、世纪大道、通途路、河清路,抵达位于东部新城宁东路901号的宁波报业传媒大厦;或是从福庆南路站乘坐地铁,前往宁波各地采访……这是记者的工作日常。

    或许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正是这一个一个地名,串联起了我们的生活。从身边的道路、门牌,到轨道交通站点命名,甚至大到一座大厦、整座城市的名称,都和民政部门的地名工作息息相关。

    地名,是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记忆。今日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宁波城市的地名变迁,记住它在近些年的变化,留住宁波人的根脉“乡愁”……

    

    作为浙江省首部地名管理条例——《宁波市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实施一年多来,效果怎么样?昨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四次主任会议上,市民政局作为我市地名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关于《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一年来新审批513个地名 未出现不规范名称

    近年来,新建住宅区、建筑物(群)不规范命名,擅自以推广名代替标准地名的情况时有发生,已成社会热点。《条例》的出台,对此进行了规范和指引。

    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在相关调研报告中指出,《条例》施行以来,全市共审批513个地名,未出现不规范名称。

    市民政局与市住建局还建立了商品房预售标准地名使用机制,2020年12月18日,市住建局下属的宁波市房产交易信息服务网商品房版块下架项目推广名栏,统一使用标准地名,直接规范房产经纪机构4977家,经纪人员32431人,100余万套挂牌房;市住建局建立标准房源名称发布机制,非标准地名按照标准名称进行及时更正。

    此外,建立专名采词规范、限制词和采词库标准。如国际、万国等代表国家或行政区划专属名称及词义明显过大的词语,特区、首府、第一、公馆等带有封建殖民色彩类限制词、序数词,努力遏止全市相近或相似的新增地名大量出现。

    杜绝“花名”满天飞 创新建立预命名申报机制

    推广宣传时,它叫“XX府”,气吞山河;办下房产证,卸下“面具”的它,其实叫“YY花苑”……这样的“花名”满天飞现象,以后将从根本上彻底杜绝了。

    根据市民政局的报告,我市对地名报批工作提前进行了“把关”。自去年开始,创新性地建立了预命名备案申报机制,此外还实施城市道路名称统一命名、建立重要地名专家论证机制等,把好新增地名“命名关”。

    什么是预命名备案制度?通俗地说,就是针对一些规划项目或取地后建设项目,在暂不具备申报标准地名的条件下,可凭取地(土地证)证明,到地名命名审批管辖地,办理报备符合地名规范的推广名。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备案名有效期6个月,需延长的可申请继续保留。对日后具备审批条件的需及时申报标准地名,一般应由预命名备案名转化为标准地名。

    项目报批时,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应当用预命名或地块名称,这样就能从源头上避免了建设单位在新建住宅区、建筑物(群)宣传推介上产生推广名、宣传名。预命名名称,等同标准地名。

    来自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自去年至今年6月底,共命名217件,其中预命名45件。这45件预命名分别为:建筑(群)33个,其中已正式命名30个(未命名的3个,都是今年预命名的);道路8条、桥梁3座、公园1个,目前都未正式命名。

    登录市民政局官网,记者在“地名一张图”里输入“预命名”查询发现,不少正在“孕育”中即将登场的街巷、桥梁、住宅小区的标准地名已整队排列,每一个地名后都有括弧标注“预命名”字样。

    如大德路、敏学巷、久宁府、朗玥府、林语春风里、鲍月桥、华著桥……一大波新的地名,已在路上。

    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 最快或将在9月得以立项

    “如果是危急病人需要抢救,或是发现火警、灾情,都需要标准地名进行指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一个错误的小区地名标识会产生蝴蝶效应,甚至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条例》的实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地名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我市建筑物(群)、住宅小区地名标志未列入民政部门竣工验收,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自己小区名字看起来更“高大上”,擅自在新建小区、建筑物(群)设置不规范地名标志已成为最突出的问题。

    此外,多个部门间对于地名地址数据共享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和服务未充分实现。如,标准地名标志的设置存在不报、漏报情况,地名管理信息数据实时更新滞后。

    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在调研报告中建议,不妨把地名管理主动纳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中加以统筹考虑,着力聚焦主要问题、敏感问题,开展对应研究、分类治理。如针对一些小区业委会借自治之名使用小区“宣传名”,实质上造成小区“多名”现象,在及时处置的同时,要坚持预防在先,加强宣传引导,完善业委会自治章程。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健全配套文件,完善部门协同机制,进一步推进地名管理闭环体系。此外,还将积极提高数字赋能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地名管理数字化。推进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实施,打通横向纵向数据对接,实现部门间地名地址数据互通共享。据悉,“一址通”项目最快或将在今年9月得以立项。

    记者 滕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