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把我当家里人一样看”

这个爱与老人聊天的湖南籍医生 还跟患者学会了地道的宁波话

李丹在工作中。

    “董外婆,今天人舒服点吗?热水瓶空了啊,我等下帮你去打壶开水吧。”近日的一天傍晚6时多,宁波大榭开发区医院老年病科(老年学科)副主任医生李丹走进患者董奶奶的病房。

    这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是空闲时到病房转转,和老人们聊聊,是李丹多年来的习惯。她说,老年人最需要陪伴,多一些陪伴,病情也恢复得快一些。

    “看到她

    我就踏实、高兴”

    “董外婆,你最近几天恢复得不错。药片再吃吃,这两天还要打针。你要打针不舒服,我再给你改成吃药片,好不好?”李丹温柔地拂过老人枯瘦的手,再三叮嘱老人:用温毛巾敷一敷手,这样能保护血管。

    81岁的董奶奶是李丹的老病患,每年都会在医院住上挺长一段时间,几乎把医院当成了第二个家。李丹对老人的病史和家庭情况都很了解。老人近年在上级医院做了两次肠梗阻手术,术后并发了心梗。考虑到年纪和身体情况,并没有放支架,而是长期进行保守治疗。董奶奶的老伴去世了,晚辈都很孝顺,可工作也很忙,大多数时候老人就一个人住在医院。

    “早晚查房的时候,中午或者下班了,我都会特地去看看她,跟她聊几句。不管是问病情,还是聊聊天气。有人跟自己聊天,老人总会开心很多。”李丹说,时间长了,自己也跟着老人的晚辈喊她“董外婆”。

    董奶奶对“小李”医生也是赞不绝口。她说自己是老病号,大小医院进进出出,见过很多医生。“她是我见过最负责任的医生,态度又好,把我当家里人一样看。”

    “李医生一天会来看我们好多次。看到她,我就踏实、高兴。”老病患孙爷爷说起李丹医生,也是不停地称赞。

    李丹感慨,医院是浓缩人生百态的地方,在老年病房,这样的感受尤其明显。有的老人断断续续在医院住了近3年。医生能做的,不仅是医身体,也要力所能及地医心,弥补一些老人亲情上的缺失。

    曾经将宁波话

    “肚皮痛”说成“蛋皮痛”

    李丹和董奶奶聊天,用的是地道的宁波话,很难想到她是湖南人。

    “我2009年来到大榭工作,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就直接懵圈了。”李丹说,岛上的老年人,大多习惯说方言。第一天患者开口描述病情,她完全听不明白,只好赶紧请同事来当“翻译”。

    她告诉自己,想做好这份工作,当务之急是学好宁波话。每天下班后,她就到住院部和老人猛聊,沉浸式学习宁波话。

    一开始,闹出过不少笑话。有老太太来就诊,李丹硬着头皮用宁波腔问:“有没有蛋皮痛?”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同事来解围后,才发现自己发音有问题,需要问“肚皮痛”而不是“蛋皮痛”。

    李丹自认为没什么语言天赋,可是在疯狂学习一个月的宁波话后,她不需要同事翻译,就能基本听懂患者的病情描述了。慢慢地,也能开口说宁波话,不到一年就能和患者用方言无障碍交流。她说,语言是桥梁,特别是用宁波话和老年人聊天,关系一下子能拉近很多。

    手机号对患者公开

    24小时开机

    李丹2010年开始接手结核病的治疗和管理,肺结核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大榭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部分人员平时对咳嗽不在意,体检时才发现患有结核病。结核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管理周期长,一管至少要半年以上,往往需要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针、输液、计划饮食等都是我的服务范围。得了这种病,除药物控制外,患者不能过度劳累,基本要长时间待在家里。我就尽可能和他们聊天,帮助他们放松心情,这对缓解病情也很有帮助。”

    2011年,李丹怀孕了,可仍然坚持照常做结核病治疗和管理工作。

    结核病也好,老年病也好,得到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很重要。为了方便患者,李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对每一位患者公开,24小时开机。

    问起这样会不会影响生活,李丹爽朗地说:“患者也都很体谅医生的,没特别紧急的事情,一般不会半夜联系医生。如果有特殊情况,作为医生自然要紧急处理。”

    从医这么多年,李丹开出过很多处方。她说,一个医生给自己开的第一张处方应该就是关心患者,不要让患者失望。

    记者 王颖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