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艺宁波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鄞州云龙,有一个石桥村

这里是唐代明州刺史黄晟后人聚居地 历史积淀深厚,还有红色基因,名人辈出,老宅众多……

石桥初级小学旧址。

鄞南暴动指挥部旧址——廿九房。

村民在老宅门口憩息。

村里的太阳桥。

    在宁波鄞州区云龙镇的东南面,有一个石桥村,是唐朝明州刺史黄晟后人聚居地。夏日天晴的时候,在夕阳的映照下,这座村庄显得格外静谧而迷人。踏进村子,粉墙黛瓦的老宅、虬枝盘旋的古树、微波荡漾的河道,处处透露出其江南水乡的底色。

    在村子的正中心,保留着一处太傅祠,是黄晟后人用来供奉、感怀先祖的圣地。木门厚重庄严,院子里,清代道光年间的几方石质香炉历经香火熏陶,显得古朴沧桑。

    据《鄞县志》记载,黄晟字明远,少年时骁勇过人。时桃花渡(今三江口新江桥一带)有蛟为虐,害民甚众。黄晟仗剑下水,斩杀两蛟,持蛟头从江中出。时人赞其大勇。唐景福元年(892年)黄晟任明州刺史,至公元909年,在任长达18年之久。石桥村的老人说,黄晟发动民工采石筑罗城,城周长18里,扩大了明州城的范围。为了纪念黄晟斩蛟的壮举,每年端午节,宁波百姓都会用菖蒲草染上雄黄绑成宝剑的样子挂在门口,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作为名人之后,石桥村人一直重视教育,民国时村里办有石桥初小、霞山初小。如今,石桥初小的一栋教学楼位于石桥学校内,沐风栉雨,仍保存完好。学校内还存有一块石碑,上书“石桥初级小学”几个遒劲的大字,是筹办人之一黄宝琮先生所书。石桥初级小学是鄞州较早建成的现代教育楼,是鄞州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之一。

    与石桥初级小学旧址一墙之隔,是一座石库门结构的老宅,门楼由青砖砌筑而成,简洁大方,两层小楼由正厅和左右厢房构成,月梁雕工细腻。从这座老宅中走出了美籍华人黄圣仪先生,他于1947年来到美国,1951年联合国秘书处招考中文译员,黄圣仪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联合国最年轻的工作人员之一,至1983年退休时,任秘书处人事厅长办公室专门助理主任,是这一关键部门举足轻重的人物。

    黄圣仪故居东侧不远处,是修缮较好的黄庆苗祖居。黄庆苗先生是浙江省“爱乡楷模”、 宁波市“荣誉市民”,他1949年赴香港发展,创办了安泰集团。黄庆苗先生心系桑梓,善行天下,先后捐建宁波大学黄陈月莉楼、云龙镇石桥小学等,捐赠额达数千万元。

    如今,这座江南小院的一楼主要为石桥村历史与黄庆苗先生事迹的介绍。二楼主要陈列了黄庆苗先生当年使用过的一些物品和老物件。陈列的物品中,有一些非常有价值。

    村里的老人说,著名考古专家、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黄宣佩以及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为“棉花姑娘”的黄建英,都是石桥村人,亦是村民的骄傲。

    村里的太阳桥、世锦桥两座老桥历经沧桑,至今仍供村民往来所用。太阳桥附近是鄞南暴动指挥部旧址——石桥村廿九房。旧址的三间房子经修缮后仍有人居住,而那段红色革命故事仍在村中相传,激励着村民建设新村,发展经济。世锦桥南侧,则是村人引以为傲的石桥大会堂,这座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会堂,曾经可以容纳上千人开会、观看文艺演出,在那个时代让石桥村出尽了风头。“那时候,我们村里的男青年到外村找对象都有底气。”一位村民笑呵呵地说道。如今,这座富有时代印记的大会堂仍是石桥村村民举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幸福的歌声在这里一直传唱。

    记者 张培坚 通讯员 鲍丹萍/文

    记者 张培坚/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