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和义门资料照片。 |
|
←南宋“咸淳玖年”铭文砖。 |
为纪念宁波建城1200年,由鄞州区文联主办,鄞州区收藏家协会承办,鄞州区博物馆协会、宁波熨斗博物馆、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协办的“宁波城墙砖展”,昨天在潘火街道蔡氏宗祠开展。 此次展出的城砖最早年代为北宋,南宋、明代、清代历次宁波建城和修城的城砖都有展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纪年砖,如南宁咸淳九年(1273)、明洪武五年(1372)、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城砖,基本反映了各时代宁波修建城墙的历史。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每周一不开放。 从夯土墙到“砖包城”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最有效的防御措施之一。在古城墙上,往往可以找到一些带有铭文的城砖,这些铭文不仅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 宁波三江口一带最早出现防御性质的城墙,可以追溯到距今1600多年前东晋时城西所筑的筱墙,然而据载该筱墙仅仅是一段竹筋泥墙。 宁波真正意义上的城墙筑于唐代,公元9世纪,子城和罗城先后建起:唐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迁州治于三江口,筑起周围420丈的城池,即后世所称“子城”;乾宁五年(898),刺史黄晟发动民众筑“罗城”,奠定了后世宁波城市的发展格局。如今除原子城的南城门(鼓楼)尚存外,内外二城先后被拆除。拆除后的城砖,有不少用于铺路、盖房、搭桥等。此次展出的宁波城砖约40块,为鄞州区收藏家协会会员程健捷所藏,每块砖上都有铭文。 在上世纪70年代文物部门对和义路段的考古发掘中,曾出土一块唐“乾宁五年”(898)铭文砖,今藏宁波博物馆。但因此铭文砖迄今只发现一块,难以确定是否是宁波城墙砖。有人推测:宁波城砖的大量使用是在北宋,随“砖包城”形式出现。 现存时代较早、数量又较多的宁波城砖,当数南宋“咸淳玖年”(1273)铭文砖。本次展览中有一城砖,铭文为“待制刘侍郎任内咸淳玖年伍月内造”。宋南渡后,宁波升为辅郡,镇以重兵。咸淳八年(1272),刘良贵出任明州知州,推测即“刘侍郎”。1273年,已值南宋末期,宋王朝面临着元军的大举进攻,宁波城在此时修建城墙也合情合理,而“咸淳玖年”修城一事在史书中并无记载,此砖正可补史书不足。 明清宁波城墙曾多次重修 元代时,朝廷曾诏毁天下城池,明州(庆元)的子城和罗城也都未能幸免。 明太祖朱元璋兴起全国性的建城热潮,在明代,宁波城墙至少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增高及修葺。其中尤以洪武五年(1372)的重建规模最为盛大。据藏书家、“千晋斋”主人马廉记录,宁波城砖以洪武五年铭文数量最多。本次展览中就有多块不同版本的“洪武五年”纪年砖。“洪武纪年城砖的大量发现说明这次修筑城墙范围之广,规模之大,而且进行了全大市的动员,多个砖窑同时烧制‘供货’,前后历时三年有余。”程健捷说。 宁波城墙历史上最后一次修缮是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鸦片战争后,各地方政府为修复战争创伤曾发起一次城墙修缮,“道光廿五年鄞县城砖”铭文的大量发现,即是这一事件的印证。 城砖铭文亦如“商标” 据程健捷介绍,摹印在城砖上的目的或如同今天的产品生产标识,不同的姓氏与符号,代表着不同的城砖烧造点,起到质量追踪的效果;或是因为城墙建造费用之巨,官府也向富人摊派了部分烧造城砖的任务,在城砖上打上姓氏,可以代表这批城砖是某人所捐献。 按铭文内容分,宋代的城砖上留有大量人名或姓,如“郭绍”“翁遇”“陈大”“李记”“王”等,也有部分带有地名,如“孝义管王记”“永嘉陈”等。据程健捷介绍,当时因为建造宁波城墙工程浩大,所需资金颇巨,也有民众认领捐建。而明代修建城墙时,还发现一些带有官衙名的城砖,如“中前所”“左所史”“右所朱”,这些是明代才有的军事机构。 按铭文类形,城砖还可以分为模印、戳记、刻划三类。模印就是把泥压实,在提前刻好文字的模具中做成泥胚,再进行烧制,做出来的文字是凸起的;戳记是做好泥胚后,在上面盖印,文字是内凹的;刻划是制砖工匠用竹木条随意在泥胚刻划所留下的文字,反映了宁波城砖烧制工艺的不同。 清朝末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止,城墙的功用变得越来越不明显。1924年,东渡门率先被拆除,1927年正式开始大规模拆城,至1929年,宁波古城墙除留下破旧的庆云楼和子城南城门外,雄立于三江口千年的宁波城墙被全部拆除。1958年8月,庆云楼被猛烈的台风刮塌,子城南城门遂成为宁波古城墙唯一的历史遗迹。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