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昨日,10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在宁波安享晚年的85岁志愿军老兵庄严敬礼:

“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军功章、证书和充满年代感的搪瓷杯。

记者 崔引 摄

85周岁的邵经扬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记者 崔引 摄

    披上军装,配上军功章,85周岁的邵经扬坐姿依旧挺拔。这是他一生戎马留下的烙印。68年前,年仅17岁的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投身抗美援朝战争。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如今在宁波市军休二中心安享晚年的他,从电视上看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新闻报道后,说得斩钉截铁,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刚过封锁区,敌人的排炮接踵而至

    1953年3月15日,趁着蒙蒙夜雾,伴随着汽笛长鸣,17岁的邵经扬和战友们搭乘“闷罐子”货车,“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歌声由低沉而高亢,战士们的心也跟着热血沸腾。

    回忆往昔,邵经扬的眼神闪烁出光芒。和普通人比,他更能理解我国开展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回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激励着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从1953年3月15日跨过鸭绿江,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举行停战签字仪式,邵经扬不止一次跟“死神”擦肩而过。

    由于敌人的炮火封锁,又逢雨季,部队的弹药、粮食运输十分困难,前线部队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全天都吃不上饭。“一切服从前线”,一声令下,原本在机关工作的战士们承担起支援前线送粮运物的任务。

    1953年7月4日拂晓,邵经扬和6名战友,每人挑着一筐烙饼和一筐青菜,就出发了。

    为拦截后方对前线的支援,敌人在通往前线必经之地实行白天、黑夜不间断炮火封锁。邵经扬在观察炮击时间、距离和落点后,发现敌人排炮之间相距约20分钟,有时由前向后,有时由后向前,而且命中目标相当准确。

    “一会儿等排炮暂停袭击后,我们立马跑步通过。”邵经扬跟身边的战友说。大家赶紧系紧鞋带,整理好挑担,全神贯注地等候。

    “跑!”这是一段上坡路,再加上每个人肩上都挑着物资,跑起来相当吃力。邵经扬回忆,当时身边的一名战友不停看手表、算时间;途中有战友掉队,大伙儿更是连拉带拽。

    就这样“不要命”地跑了20多分钟,一队人刚刚通过封锁区进入山口,敌人的排炮接踵而至,到处烟雾弥漫。

    曾参与抗美援朝烈士清查工作

    从2014年至2020年,已有7批71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高规格迎接烈士遗骸归国,不仅是传统文化讲究“落叶归根”的体现,更是“不能忘却的纪念”。

    祖国和人民从来就没有忘记过!

    1958年,邵经扬和战友回国,他们也是最后一批回国的。在离开朝鲜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查清驻地区域内牺牲的烈士墓地。

    接到任务后,邵经扬带着两名懂朝鲜语的战士,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驻地区域内的村庄逐一走访、勘察、标图。

    每到一地,乡亲们都十分热情,给他们带路,提供情况,而他们则对每一处找到的烈士墓进行核查,标在图上,登记造册。

    “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烈士带回国,把所有清查到的信息汇总后,移交给当地政府留档。”

    或许因为亲身经历过,邵经扬深知找寻烈士遗骸、确认烈士信息有多不容易。

    当地多山林,战争中,战士牺牲后多就地埋葬,有些做了标记,有些甚至连标记都没有。

    战争年代,兵荒马乱,志愿军战士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时候,一个战士牺牲,可能就只有他最亲近的战友才知道。

    “在我们这支队伍里,我所知道的牺牲的老乡就有一个,是来自宁海的一位女同志,在前线卫生院工作,停战前几天,在穿越封锁线时被炮弹击中。”

    或许因为亲身经历过,邵经扬也为每一位“回家”的烈士,特别是那些从“无名变回有名”的烈士感到高兴,“他们为保家卫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英名值得千古流芳。”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周慧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