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消防栓漏水” 不妨做一个“积极公民”

    杨朝清

    前不久,小学生董麒睿和家人在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散步时,发现消防栓正在不断往外冒水。董麒睿向父母借来了手机,先是打了“119”,随后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联系了自来水公司,将具体定位描述给抢修人员。等到抢修人员到来并解决问题后,他才安心离开。妈妈随手拍下的短视频,收获了600多万浏览量。

    9月6日《宁波晚报》

    面对消防栓漏水,许多成年人都会视而不见。这里面,既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也有“即使我不管,自然也会有人管”的搭便车心理——消防栓漏水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境。这一次,一个孩子以毫无功利和算计的赤子之心,给成年人上了一课。

    不论是担心造成水资源浪费,还是害怕需要消防救援的时候却无水可用,抑或忧心积水过多会给路人带来不便,有文明素养,有公共精神,懂得换位思考和体谅他人,诸多美好的品德,在一个孩子身上得到体现。正是有了他“为众人抱薪”的善良和担当,漏水的消防栓才得到了及时处理;这样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显然值得点赞。

    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这一点,在这位小学生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敏锐的眼光,发现和捕捉到了问题;有善始善终的态度,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了才转身离开。这位敢作敢当、善作善为的小学生,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需要社会化教育。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化教育都是成年人面向未成年人、长辈面向晚辈进行的。这一次,一个小学生用逆向的社会化教育给成年人上了一课:让世界更美好,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正是有了许多不袖手旁观的“积极公民”,公共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长期以来,只注重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忽略和漠视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成为一种偏差、错乱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在“双减”成为时代浪潮的背景下,让孩子们多些现实关切、多些公共情怀,不仅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公民,也有助于让孩子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