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2017年11月9日子时宁海的月亮, 那天本来是去拍星星的, 可是看到朗朗明月从群山之巅升起, 真的很震撼。 家乡的月亮,怎么也拍不厌。” 周振波 摄 |
 |
“这是9月19日,东钱湖韩岭的月亮。 小桥流水人家,老人乘凉闲话, 孩子嬉戏在月光下, 很像小时候的外婆家。” 艳艳 摄 |
 |
“这是今年9月16日我生日那天的月亮, 好朋友从杭州过来,而我却一直在忙。 晚上8点半左右,我穿过三市路赶去火车站送他, 跑得满头大汗,一抬头见月光如水, 心一下子静了,觉得这一天很美好。”七城 摄 |
 |
“这是2019年8月22日,西藏林芝的月亮。 我头一次觉得,月亮离我那么近, 又大又清晰, 仿佛一举手就能触摸到。 可惜我技术有限,拍成了探照灯。 大概异乡的月光再惊艳, 也只能留在记忆里吧。” 匪我思存 摄 |
 |
“这是去年的八月十六, 疫情缓解之后的第一个长假, 我们20多个家庭组织了一次亲子游, 去象山风门口看‘海上升明月’。 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月亮, 人人百感交集:热热闹闹的生活又回来了,真好; 我们齐心经历了这么多艰难曲折, 家国同梦、双节共庆、花好月圆,真好!” 董方明 摄 |
其实月亮并不好拍, 很多时候,璀璨灯火之上清晰明亮的“白玉盘”, 到了镜头里就变成了一个遥远而微小的光斑。 那么天宁寺塔的皎洁明月怎么拍出来的? 拍摄者徐菊芬分享说, 一般又大又清晰、能看出阴影的月亮, 都是长焦镜头拍摄—— 她用的是焦距为500的长镜头, 快门速度1/125秒左右,手动对焦。 现在一些手机也有这个功能。 但身边的万家灯火,往往需要广角镜头, 为了让灯光更梦幻,她用了慢门—— 以上两个月亮之间,就差一个换镜头的时间。 而最后的照片是两个图像叠加合成的。 我也问了一下我们报社的资深摄影记者, 他说,除非灯光也很遥远, 否则一次成像,完美月光和完美灯光往往难以两全。 有时为了照片效果,一些新闻图片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呈现, 但记者会注标“二次曝光”或“叠加合成”, 且保证一定是当时的月亮, 我们看到的很多三江口明月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不管如何拍摄,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美月亮, 团圆时节,荡漾在心上。 记者 樊卓婧 甬上拍客团继续征集特约摄影师, 请发作品及个人简介至邮箱4040368@qq.com。 我们相信,时间和大家的反馈会大浪淘沙, 体现出你的无限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