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王老师,明天下午我想使用‘无理由休息券’,课务都已经调换好,请批准。”近日,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的吴老师拿着学校前两天下发的“无理由休息券”在教务处进行报备。吴老师表示:“有了这个券,可以安心去处理,顺便休息半天,调整一下前段时间连轴转的工作节奏。” 9月23日《宁波日报》 在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里,“双减”作为一项公共政策,立竿见影地改变了教育生态。小学课后托管延时,初中开设晚自习和周六校园资源向学生开放,虽然减轻了学生们和家长们的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工作任务变多了、工作量增加了,老师数量却没有跟上来;这样的“慢了一拍”,不可避免会让老师们身心俱疲甚至不堪重负。 面对“转型的阵痛”,读懂老师们的爱与痛,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尊重和回应老师们的利益诉求,离不开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想老师们所想,急老师们所急”。和其他劳动者一样,老师并不是永远不知道疲倦的机器人,他们也需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教育和引导学生们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他们,同样需要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美国社会学家科塞注意到,锅炉都有一个安全阀,可以使过量的蒸汽不断排出,从而起到减压的作用。有感于此,他提出了安全阀机制,认为人们理应通过制度化的机制,使各种压力和紧张情绪得以释放。“无理由休息券”本质上就是一种“安全阀”,有助于让老师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试;当老师们休息的权利得到保障,有助于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 只要统筹协调好,“无理由休息券”不仅不会影响教育教学,反而会激发老师队伍的活力,让更多老师成为燃灯者、举火者;他们提供的光亮,足以照耀孩子们的前程,也足以照耀一个民族的未来。更进一步说,关爱老师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无理由休息券”看似微小,同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给予老师们应有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让崇教兴教、尊师重教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才会激励更多老师能教会教、乐教善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