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斗门村的古堰和老街

斗门村的民居

爱国增产闸的上游水面

爱国增产闸

斗门村广场

斗门大会场

    □叶龙虎 文/摄

    余姚斗门,宁绍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落。村名源于一座古闸——“陡亹”。所谓陡亹(mén),即水流湍急处的闸门。这里曾经是水道的咽喉。虽然我多次到过斗门村,或看油菜花,或去附近的企业,这一次却是朋友阿梁特意安排的。一行十余人,沿着浙东运河的支流——马渚中河,看古堰、看老街。

    马渚中河陡亹堰

    陡亹并非此地独有。据嘉泰《会稽志》,当时仅会稽就有十多处,马渚中河的陡亹只是其中之一。很多陡亹迄今还在发挥着蓄淡、泄洪的作用。马渚中河陡亹堰的筑成,成功阻拦了姚江咸潮的侵入,使上游的水位得到了提高,从而让中河两岸的万亩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

    狭长的斗门山像一道屏障,横在古村之东。中河依村北而过,一座称作“赛功桥”的公路桥,将位于北岸、俗称“街路江”的新村,与南岸的古村连成了一片。这就是如今的斗门村。

    马渚陡亹堰,劈斗门山之北的山岩断壁而筑。据光绪《余姚县志》记载:“陡亹坝在烛溪乡,邑西二十五里,嘉靖间修建,后废,清同治二年重建。”眼前的陡亹闸,在南宋之前就已经有了。1952年,陡亹闸进行了最后一次整修,由钢筋混凝土代替了原水闸的石材结构,仍为三孔,左边保留了拖拔车坝的石坝,改名为“爱国增产闸”。1969年,为方便大型船只过坝,右边增建一座厢型船闸,闸桥名为“九大胜利桥”。1986年12月,中河整治,在老闸之东南500米处修建新闸。翌年10月,新闸竣工,闸右侧建有40吨级升船机站。从此,斗门新闸的机闸代替了斗门老闸的人工闸,船闸也从此废弃。如今,船闸两端的闸门堵塞已久,厢型闸室也被圈入民居的围墙之内。

    马渚中河是浙东运河的一段,西与西横河、湖塘江相接,东出斗门闸至曹墅桥汇入姚江,是当年余姚的县城至绍兴的府城最便捷的水路。明嘉靖二年,占地十六亩的新建伯府第在府城光相坊落成,王阳明先生举家自余姚县城迁入伯府第。此后的几年中,先生频繁地在绍兴、余姚两地奔走、讲学,据说走的正是这条水路。先生在斗门堰等候过坝时,或许踏上过码头,车船堰旁边的山脚下有周郡王庙,俗称老庙,相信先生一定进去拜祭过。

    老街里的旧时光

    过老闸右转弯,便是“丁”字形的直街和横街。据说老街集市在乾隆年间就有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此后的200年间集市十分活跃。今天,我们徜徉在老街,看到那些排门、排窗等老式店面的遗存,仿佛是在穿越时光隧道。世居老街的老人说,街上旧有“同和”、“信和”、“盈丰”、“春和堂”等字号的店铺十余家,后来公私合营成了供销社。阿梁是土生土长的斗门人,他饶有兴趣地指着一间老屋说,这是理发店,小时候常在这里理发。那边是鞋匠店、裁缝店和供销社的生产商店、副食品商店,信用社是老街上最好的房子。他还告诉我们,从老街到龙江桥,他小时候还是石板路,现在变水泥路了。是的,老街集市已经远去,那些店铺也大多成了民居,街上很少看到年轻人。按照当地的说法,现在的后生都“出山”了。可不是吗,阿梁现在就住在城里。

    古村的民居大多分布在斗门山的西北,当年的公社办公楼也在这里。公社大会堂还在,外墙为清水砖砌筑,与周边公社的大会场相比,不落俗套。尤其是“斗门会场”四个大字,每一个有一米见方,据当地退休教师毛云鹤先生说,此字为周宝奎所书。周宝奎是马渚镇最大的柴行老板,抗战时期当过马渚镇的镇长,写得一手好字。当年的斗门小学,现在成了老年活动室,一群老人正在搓麻将。阿梁指着几间教室说:“我家离学校近,在家里就能听见上课铃声。那时候的小学是五年制,我是在斗门小学毕业后才去马渚读初中的。”

    斗门山下曾经有码头。一位老人说,老闸下的下江大泊,在姚江大闸建成之前是很热闹的,舟山的渔船、奉化的缸甏船、上虞的百官船等大小船只都会停泊在这里,经常出现百舸争流的景象。如今的水面格外恬静,除了几个钓鱼爱好者在岸边垂钓,再就是偶尔来河埠头洗刷的妇女。

    那些远去的故事

    我在龙泉山碑林中看到过“陡亹贺墅堰碑记”。根据落款,碑文为余姚知县陶云升所撰。碑文说,斗门堰在嘉靖、同治有过两次修葺,都得到了当地乡绅的热心资助。一次是嘉靖中期,由佥宪徐九皋发起。嘉靖丙午,徐九皋在贵州按察司副使的任上致仕,至丙寅去世。在乡间安度晚年的二十年间,他独资修葺了陡亹堰。因为他做过佥都御史,故尊称“佥宪”。还有一次是同治二年。碑文说:“堰圮废久矣……一遇旱干,田禾立槁……云楼瑶街村职员劳长龄,目击圮敝,慨然有兴复之志。乡民力怂恿之。公议堰内田按亩捐谷,以资经费。”官府同意了该项工程,命劳长龄督办此事。后工程款不足,也由劳长龄主动筹措、垫付。劳长龄为修陡亹堰劳苦功高,百姓恳请官府立碑纪念。

    陶云升,天津人,咸丰二年恩科三甲第十七名进士。咸丰四年补淳安知县,后调余姚,历权遂安、上虞、钱塘、嘉善,两荐卓异,以海运劳绩升补用同知。其中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三知余姚县事十二年,官声极好,有陶老佛之称。光绪《余姚县志》有传。他慷慨解囊,捐资并集资修葺了龙山书院、试院、学宫,创办浒山文蔚书院。陶云升离任那天,姚城百姓夹道礼拜挽留,无奈圣旨难违。于是,恳请留下一只靴子以作纪念。后来,这只靴子一直悬挂在县衙大门的上方,传为美谈。

    斗门老闸的一侧立有石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浙东运河·虞余运河余姚段)国务院2013年3月公布”。陡亹堰与大运河一起,因此成了文物。从陡亹、陡门到斗门,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雨沧桑。我们从古堰远去的故事中,领略到一幅古代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搏斗前赴后继的历史画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