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的城池

□周东旭

南宋府治图

    编者按

    今年是宁波建城1200年。宁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河姆渡、井头山等史前文明。所以说,这个城其实可以这样解释,一是州府之城,区别于县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立明州。二是城池之城。古代城市建设,城池是非常重要的标志之一。唐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迁州治于三江口,建子城,便是宁波建城的标志事件之一。而且,建子城、罗城、灵桥、它山堰以及疏月湖设十洲,一系列的城建均由此肇始,且1200年来,古城街巷肌理清晰,历史文化沉淀底蕴深厚。1986年宁波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城阅千年,档案见证。从今天开始,本栏目将推出系列文章,从城池、水系、衙署、学校、寺院、社庙、家族、名人故居等方面,为读者讲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先说三江口的宁波(明州)城池兴建始末。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社会,筑城讲究“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

    对于筑城方法,夏商时期已出现了版筑夯土城墙;唐以后,渐有用砖包夯土墙的例子;明代砖产量增加,砖包夯土墙才得到普及。城门门洞结构,早期用木过梁,元以后砖拱门洞逐渐推广。水乡城市依靠河道运输,均设水城门,宁波就设有水门。此外为防御侵袭,有些城市还设有瓮城、马面、城垛、战棚、城楼等设施。

    筑城有两种理念,一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礼制理念。《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大致就是匠人营造一个都城,大小为九里见方,都城的四面每边三道门,像老北京就是每个城一边有三道门,管这九道门的就叫九门提督。然后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皇宫内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台,一边是用来纪念祖宗的,另外一边是用来祭司土地神的。皇宫的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就是老百姓现在说的商业区。每市和每朝长度各百步见方。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渗透着中国儒家“礼制”的概念。

    《考工记》里规定城邑礼制为三等。一为奴隶制王国首都王城;次为诸侯封地国都诸侯城;三为“都”即宗室与卿大夫采邑。三级城邑,尊卑有序,大小有制。

    《左传》里,有一个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伯的弟弟共叔段阴谋叛乱,刚开始就在建筑城池时表现了出来。郑伯的臣子中有一个叫祭仲的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用现在的话就是共叔段的行为已经越级。中国的建筑是用土木写就的政治伦理学。

    《管子》一书里说城市规划要“因天才,就地利”、“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都十为霸国。……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管子·度地》)管子的这种说法更偏重于道家,他觉得筑城应该顺其自然,不应该有太多条条框框的东西来限制。

    宁波城即是两种理念的结晶:天人合一,择中。讲风水,宁波有;因地制宜,宁波也有。宁波城的外形,从地图上来看不是特别规则的,它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它像一个鸭梨形。

    唐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把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修建子城。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及附郭的瓮城或月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比至,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 胡三省注:“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

    对于明州子城,文献记载如下。

    宋《乾道四明图经》:

    子城周回四百二十丈,环以水。丽谯揭“奉国军”之额,太守潘良贵书。州楼揭‘明州’之额,旧钱氏书。今潘良贵书。

    州治以奉化县之金峨山为外案山,而以城中之镇明岭为内案山。后坐慈溪县之骠骑山,山以张骠骑而得名,盖后汉时人也。

    奉国军楼中有刻漏,皇朝庆历八年王周重修。是时王文公安石为鄞宰,尝铭之。其后岁久,差舛不可信。绍兴辛巳,太守韩公仲通,访得吴人祝岷,考古制,冶铜为莲漏,至今用之。有记刻于石,签判许克昌文也。

    宋《宝庆四明志·沿革》:

    长庆元年,刺史韩察欲移州城,以白浙东观察使薛戎。戎上言:明州北临鄞江,地形卑隘,请移明州于鄮县置,而以州旧城近南高处置县。从之(见《唐会要》及《移城记》)。

    宋《宝庆四明志·公宇》:

    子城,周回四百二十丈,环以水。唐长庆元年,刺史韩察所筑。岁久民居跨濠造浮棚,直抵城址,不惟塞水道,碍舟楫,有缓急亦无路可以运水,邦人病之,淳祐癸卯春,制守陈垲给钱酒付造棚人,听自除拆,环城遂有路可通,立子城水衕坊牌一,子城西城坊牌二,重修子城,限隔内外。

    奉国军门,即子城门也,门额守潘良贵书。谁为楼上有刻漏。皇朝庆历中,太守王周重修,久益圮。绍兴三十一年,守韩仲通,访得吴人祝岷冶铜为莲华漏,艺精制古,签判许克昌记之。庆元间守郑兴裔、嘉定间摄守程覃重修。嘉熙三年又圮于风,守赵以夫重建,特进观文殿大学士郑清之作记。

    子城东门,奉国门内,常平仓之后,宝庆三年,守胡榘重建,费楮券一千一百二十一缗有奇。

    子城西门,奉国门内苗米仓之后。

    清澜池,直奉国军门之南,钱恭惠王尝浚之以为救焚备,  守李夷庚又浚之,以其土益镇明岭。

    宋《开庆四明续志·城郭》:

    西子城门楼,郡自谯楼入子城,其重门曰庆元,府楼前有街横出是为府东西门,其上两楼对峙,巍巍翼翼。西楼久不葺,且坏。宝祐五年四月,大使丞相亟命船场赵与陛易新之。盖级之故阙者赤白之,漫漶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元《延祐四明志·城邑》:

    子城,旧环州治,外为堑。南为奉国楼门,东为州东门,西为州西门,上皆为桥以通往来。庶府、有司、仓库、公宇皆在其中。今帅府之外,余废为民居。(《宁波市志外编》179页)

    元《至正四明续志·城邑》:

    旧子城直南中阙,今建明远楼于其上,余并废,虽有州东西二门之名,实为通衢矣。

    从文献的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到,明州子城周围的长为“四百二十丈”,有护城河。有东南西三门。

    1997年1月,为配合旧城改造,在公园路一带进行了为期4个月、面积700平方米的抢救发掘,显示出唐宋时期的城墙、窨井、护城河、房基、室内地面、天井、沟、路面、花坛等重要遗迹。考古发掘证实,唐代子城的位置大致就在今鼓楼步行街范围,南起鼓楼,鼓楼即是子城的南城门,北至今公园路;东起现军分区内,西至呼童街,略呈长方形。子城有城墙、城门和护城河。子城的城墙建筑比较考究,中间是由从异地运来的泥土夯筑,内外两边再用青砖包砌而成,城墙宽约4.8至6米,城墙外有5米左右宽的护城河环绕。

    唐乾宁五年(898),唐末的明州刺史黄晟又修筑罗城完工。

    宋《乾道四明图经》:

    今罗城周回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计一十八里。西与南则环以水,东与北则绕以江。晋末孙恩,海寇也。其犯会稽,则由上虞以入,不由乎明州者,亦以此城据三江之险云。

    宋《宝庆四明志》:

    罗城周围长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许,计一十八里。奉化江自南来限其东,慈溪江自西来限其北。西与南皆它山之水环之。唐末刺史黄晟所筑。”“墓碑云:“此郡先无罗城,郭民若野居。晟筑金汤壮其海峤,绝外寇窥觎之患,保一州生聚之安。”

    五代时“钱氏据有吴越,明为属郡,后且以子弟镇之,城郭增壮自此始矣”。(见《宁波市志外编》20页)

    据宝庆《四明志》记载,在南宋之前罗门开有十道城门。最北的永丰门,原称保丰门,紧依慈溪江,南宋开庆元年(1259)改称,又称“北门”,出城即可陆路通湾头,永丰渡过姚江、到庄桥、镇海。城门不远有堰坝、北廓庙,此门因城外建有“保丰碶”,北斗河和来自林村西塘河之水,必要时可泄入姚江,“民藉此之利,则丰年可保”,因此城门以碶名之为永丰门。

    沿着慈溪江(今称姚江)向东,沿江开有三道城门,即盐仓门(和义门)、渔浦门、达信门。后两道城门宋代已封闭。

    朝向奉化江开有四道门,自北向南为:东渡门(东门),门近三江口;沿江向南还有市舶务门(来安门)、灵桥门、鄞江门。其中,鄞江门南宋时已闭;来安门仅有海外商舶来时开,后也闭废。

    在城西有望京门(朝京门),又称西门,门对四明山。门内外建驿站、外有接官亭。门旁开有水门,大型船可通入城内。在城南的甬水门,又称长春门,也有水门与南塘河相通。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