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0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次下水几乎没有“跑空趟”的

“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的意境,你爱吗?

鸬鹚下水,很少“空嘴而回”。记者 崔引 摄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

    它们来了,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大摇大摆地走来。只见带头那一只,“扑通”一声跳下水,后面一大群,也跟着像“下饺子”一样,往水里冲。

    游水,不是目的,水里的鱼,才是。一个猛子扎下去,就不见了它们的踪影,等到水面荡起的涟漪渐渐平息,又见它们三三两两探出水面,嘴里已经多了一条巴掌大的河鲫鱼或者泥鳅。

    这般鲜活的场景,如今,即便是在襟江带河、秀水旖旎的江南水乡也不多见了。保护、善待动物,未必是为了保留古老的作业方式,而是为了体味“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的意境。或许这就是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的意义。

    带来这场生动、鲜活的捕鱼场景的主角是鸬鹚。曾几何时,湖区宽广、河道纵横、港汊交错的水乡,人们为了补贴家用,驯养鸬鹚捕鱼。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门古老的技艺已经渐行渐远。跟着技艺一起消失的,还有鸬鹚捕鱼的热闹场景。

    国庆期间,宁波雅戈尔野生动物园,靠近鸳鸯湖的一处静谧水域,鸬鹚重新找到“用武之地”。水面的涟漪一圈圈晕开,树丛深处撑出一叶竹筏,上面三三两两站着几只鸬鹚。鸬鹚的长相并不起眼,灰扑扑的,仔细看,唯有喉囊处有些许明亮的橙黄色。

    不需要号令,只要有一只带头,其他的鸬鹚就跟着往水里扎。一个“扎”字听着有些简单,其实还是蛮有“技术含量”的,先是半跃出水面,再翻身潜入水。看起来有几分“跳水”的意思,玩一把“水花消失术”,不过是小菜一碟。

    看鸬鹚潜水,是一种享受。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它往水下去,如丝般顺滑,直到不见踪影。工作人员说,鸬鹚在水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而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水域,就会脚蹼和翅膀并用。

    不需要焦灼地期盼,尽管无法预知从你面前扎到水里的鸬鹚会在哪个角落钻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几乎不会“空嘴而回”,河鲫鱼、泥鳅,还有水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鱼,都如囊中取物般轻易。

    有时也会替鸬鹚“瞎操心”,在昏暗水里,它真能看得清鱼在哪里?工作人员说,鸬鹚捕鱼,并不完全依靠看,还会借助敏锐的听觉,鱼儿游过带动的水波荡漾,它都能捕捉到,并在第一时间发出“致命一击”,几乎百发百中。

    不比过去渔民驯养,如今的鸬鹚没有了“业绩考核”,状态也变得更加松弛。捕到鱼,就“吧唧吧唧”吃掉,吃饱了就在水里叼水草、树枝玩,互相追逐嬉戏。玩得累了,鸬鹚就会回到竹筏上,站在竹筏的头上,张开硕大的翅膀,一路迎风而立,就像凯旋而来的胜利者,是自信却又松弛的状态。

    此番场景,诗人早已将它留在“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的诗句中,但诗人更想传达的或许并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的惬意。

    记者  石承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