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0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云收夏望秋高

    □邓海波

    总感觉江南的夏天如一杯杨梅酒,入口甘醇,后劲挺大,尽管立秋早过,但真正气象意义的秋天才云屯雾集,还在出发的路上。

    一定是喜欢摄影久矣的缘故,养成了我抬头观天看云的习惯。云之于摄影,如粉之于佳人、帛之于裁缝、火之于厨师、字之于书者。有云入照,无论拍摄风光、人像、景物,抑或是工作照、新闻照、出游留影,都会拍得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按一己经验,本地以三伏过后、台风光顾的夏未秋初,云最为多姿多彩、波谲云诡、惊天动地。此时云若华盖,行空蔽日,呼风唤雨,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节!风起云涌又多奇雨,仿佛在昭示:盛夏已过,暑气正收,秋之将至,令人大有告别酷暑熏蒸、迎接金秋渲染的期待。夏尾秋头,也是“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边云卷云舒”的好时光。

    以上两句被现代人广为引用流转的骈文,应是后人根据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小窗幽记》一文演化而来,原文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陈继儒一生工诗善文、书画俱丰,但最为后人熟知的,却是他隐居山野有感而发的这两个“金句”,它契合了人们看尽繁花浮云归去来兮后的觉悟,正可谓“文不在多,醒世则名”。就像饱受了一夏酷暑煎熬后,终于看到了孟秋风卷残云,便知晓了暑气逼人终究逞威一时,忍一忍,秋凉将至。看云知夏,恰如一叶知秋。于人生而言,非得经过酷暑严寒的历练,方可说“看尽云卷云舒”。未经世事白云苍狗,你没有资格“躺平”。

    岑参有诗云:“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夏去秋来,正是摄友采荷留香影、钓者弄杆喜眉梢的时节。荷花的怒放期已经过去,当云锦为幕、落霞与初月同框时分,尚未凋谢的花朵,有闭月羞花的姿色和雅态,这时候把羞花置于前,把红云淡月揽于背景,就算拍不出一张美若天仙的靓照,看一看这行云流水的画面,这一夏的暑热也便云蒸雾散了。

    喜欢归喜欢,但那句“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貌似违和气象科学。雨前看似无云,实则云层早已积聚铺张,积雨云如重絮厚被覆盖天际,蔽日遮天,而非残云稀疏,如此才有夏末的阴凉、润雨的纷飞、初秋的青岚。于是,也常与同龄老友打趣共勉:何必感慨韶华易逝,你咋不骄傲你的人生经验已如厚云般积累?我们每一个艰难、烦忧、快乐、幸福的经历,都是生命过往一瓣瓣精彩的云朵。我们将走过夏天的鼎沸,步入秋天的绚烂,用我们人生的积雨云,为青春播散一场场消夏的秋雨。在岗带徒授艺、在家含饴弄孙,不正是在做让人如沐甘霖的贡献?

    要让自己放松心情,不妨选择一个有云的天气,抬头阅读一下奔放无羁、瞬息万变的云。之所以谓之阅读,是因为那云儿你若不细看,它们就是一本封皮画满云彩的书,平放于空中。如你仔细观察,它们个个都是顽皮而古灵精怪的孩子,每一朵都在一刻不停地做形态的变化、剧情的反转、寓意的更新,你稍不注意,那一片片云做的书页就会在你眼前翻动过去。当看到重峦叠嶂般云团排列成浩荡的阵仗,你会读出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气势;当看到碧空如洗,只有一两朵孤云飘荡,你会读出闲云野鹤的超然,不再为自己天涯孤旅或独处一隅而寂寞;当看到黄昏天边红云当头霞光万道,你会读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意;当你的眼界达到云一样高度,胸怀如天一般辽阔,一定会读出“海为龙世界,云是鹤故乡”的意境。

    对云的关注和敏感,也使我快成业余环保观察员了。曾经无比艳羡和神往新疆、西藏、青海的天空,湛蓝的天飘着雪白的云——曾经是一个地方空气好、环境好的标志和标配。然而这些年,在不经意抬头间,发现在我们的头上这样蓝天白云的天气也越来越多了。我曾傻傻地观察过,那白云用“新絮”作比已太不准确,用鸭绒描绘也不够精准,那丝滑晶莹之美白,当用90%以上的鹅绒形容才贴切哦!作为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对此应该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感觉我们的照片越来越因为有蓝天白云红霞的映衬,而显得越来越大气磅礴、梦幻空灵了。

    环境保护的进步、空气质量的改善,蓝天会告诉你,白云会提醒你。放飞我们的目力,有这么一片“白云飞动蔚蓝天”在眼前,我们的心会似云朵般醉腾舒展开来,暑意也会随着云儿飘向清凉的远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