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书展来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常用心、文化气息浓、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易中天盛赞浙江书展

易中天现身浙江书展。记者 张培坚 摄

    昨日下午3时,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现身浙江书展。在参观了宁波馆、浙版馆、运河文化馆、特色书店馆等区域后,今年75岁的易老表示:“浙江书展布展非常用心!运河文化馆和特色书店馆这种场馆其他书展不太有,把地面布置成一条运河,书店在运河两岸,很有特色。在宁波举办的浙江书展文化气息浓,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讲宁波:希望“明州”在当代继续大放光明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早年以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系列为人熟知。

    易中天曾在2009年来过宁波,他的出现直接造就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有史以来最火爆的场景。昨日下午,易中天从1号馆大门步入书展,很快在逛展人群中引发一阵关注,一众读者奔走相告:“那是易中天!”

    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易中天驻足浙版馆,欣然为自己写作的《易中天中华史》题写签名。在参观了20多分钟场馆后,易中天接受了记者群访。

    在谈到对宁波城市的印象时,易中天说:“我觉得宁波这个城市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在宋代是非常重要的外贸口岸,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是当时中国三大港口之一,宁波在清代还设过海关,这是一个海洋城市,海洋城市的胸襟一般比较开阔,眼睛向外,这一点对城市气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文化底蕴不用说,不光宁波,整个浙江历来都是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春秋的时候,越国就有了自己的文明。南北朝和两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南移,长三角乃至环太湖地区的经济、文化一度远远超过北方。”易中天表示,“宁波以前叫‘明州’,她就像一颗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星,希望宁波在当代继续大放光明!”

    讲“宋韵”:这个词蛮准确

    从“三国”到“先秦诸子”,易中天感兴趣的历史领域很广。这些年,他长期住在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一套大部头——《易中天中华史》。从2013年开始,已经出到了第四部《宋元》部分,分《大宋革新》《王安石变法》《风流南宋》和《铁血蒙元》多卷。

    “我觉得宋韵这个词蛮准确,它是一种韵味,很难用概念性语言描述下定义,但是可以去体会。”易中天说,“唐诗像酒,宋词像茶,都是可以品的,但味道不一样。唐宋两代都是中华文明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交往非常频繁,日本人学中国的唐代是学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而学中国的宋代是学生活方式,品茶过日子。汉唐没有夜生活,而宋代是破墙开店的,夜生活很丰富,这一点跟现在很像。而且宋代是官员待遇最好的时代,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这都是生活方式和物质条件造成的。”

    易中天谈到了北宋王安石在鄞县的变革,他说:“王安石的青苗法很好,他在鄞县的改革应该说是成功的,但是一个县的经验猛一下推向全国太着急了。王安石本人是个急性子。客观地说,宋神宗也非常希望尽快出效果,但是国库没钱,而王安石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推得用力过猛,推得太快。很多事情除了方向还有方法问题,方向对了方法错了也不行,这是王安石给我们留下的教训。”

    做客浙江书展天一阁论坛

    昨晚7时半,易中天在鄞州文化艺术中心主讲《两宋文明之谜》,500余位市民在现场聆听讲座。这也是第七届浙江书展主论坛天一阁论坛的第三场演讲活动。

    8月31日,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宋韵文化打造成浙江文化金名片,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正在写作“中华史”的易中天在一个半小时里,通过视频、课件等丰富手段与听众分享了他眼中的两宋。记者 顾嘉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