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濒临灭绝的大黄鱼,20年后又游回来了

科技守护东海“蓝色粮仓”

增殖放流,助推着海洋生态的修复。通讯员供图

    一味“咸齑烧大黄鱼”,不仅霸屏宁波十大名菜前列,更是萦绕在无数宁波人舌尖上的乡愁。但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因为滥捕,大黄鱼的踪迹日渐难寻,直至渔汛完全消失。

    在象山港这个总面积563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大鱼池”,如何才能守住我们的“大黄鱼梦”?从上世纪末开始,宁波走上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如今,来自东海的大黄鱼终于小规模成群。渔汛回来了!为了这一天,宁波人已等候了20年。

    这个基地每年繁育5000万尾大黄鱼

    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绵长,宁波人有着令内陆城市艳羡的天然“蓝色粮仓”。

    吹着海风、吃着海鲜长大的徐万土,今年48岁。作为象山高塘岛的土著居民,他记忆里却有那么一段酸涩的回忆,“大黄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人家都能吃上,没想到后来会几近绝迹……”为了留住记忆里的那味乡愁,徐万土当起了第一批职业养鱼人。

    探访生物多样性的“宁波样本”第二站,我们走进了象山西沪港。在徐万土的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繁育渔场里,记者见到了一群群欢快游动的大黄鱼。这些全人工繁育养大的大黄鱼,长十几厘米。繁育渔场内的一个个大鱼池里,分别养育着银鲳、梅童鱼、大黄鱼、小黄鱼。这些,都是宁波人餐桌上的最爱。

    繁育渔场走出去几米远,西沪港的海风里带着浓烈的咸湿味道。200多亩的基地中,一个个黄蓝色的新型环保网箱整齐排列在西沪港内,箱内也有不少大黄鱼、银鲳鱼苗。在这更广阔的天地里游弋,鱼儿们距离“老家”又近了几分。据了解,这是去年宁波市推出的6个新型环保网箱试点之一,与传统网箱相比更环保、更牢固,并能有效提升养殖成活率。

    象山港畔,徐万土陪伴鱼儿风风雨雨20多年,公司也从最初的2个车间扩展到现在的8个,养殖品种有大黄鱼、黄姑鱼、小黄鱼、银鲳等16个。公司每年海水鱼苗生产能力达7000余万尾,其中大黄鱼约5000万尾,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年销售商品大黄鱼等10万余公斤,年产值逾1000万元。

    科技守护“大黄鱼梦”,唱响生态新“渔歌”

    是什么让大黄鱼时隔20年重新回到宁波市民的餐桌?徐万土说:“是科技!”

    “要养好鱼,必须靠科技进步。”20余年来,“港湾水产”一直与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高校紧密合作,参与了几乎宁波海水鱼繁育、养殖的全部科研项目,并把好经验向外推广,这里也成为全国渔业大黄鱼种业示范场。

    徐万土告诉记者,通过与各大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公司共繁育了26个品种,其中填补市内空白21个、省内空白12个、国内空白5个。尤其是“当家品种”岱衢族大黄鱼,堪称细分领域的翘楚,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象山港,承载着象山、鄞州等地沿岸20余个乡镇渔民的生计。人工育苗、养鱼,不仅是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一种保护,也让渔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致富。“近几年我们利用生态养殖技术,让鱼儿少得病、少吃药,品质也更高。”徐万土说,他们养出的大黄鱼,单价要比福建的贵一倍左右。此外,公司作为省内第一家增殖放流、放生鱼类品种最多、最珍稀的企业,已向大海投放11个品种2.18亿尾左右海水鱼类苗种。

    守着一湾象山港,濒临东海,宁波真可谓“老天爷赏饭吃”。如今,滩涂上原本密麻麻的地笼网、高串网消失了,往港内排放的陆源废水减少了,鱼虾贝类在“大鱼池”里快活生长,消失多年的渔汛悄然回归……象山港这个总面积563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大鱼池”生机勃发,唱响生态新“渔歌”。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陈晓众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