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对密室逃脱场所进行检查。 通讯员供图 |
“密室逃脱”,是时下年轻群体中流行的一种社交方式和娱乐体验。然而,出于剧情设置或氛围营造需要,这类场所环境昏暗,通道狭窄,存在使用可燃材料装修、疏散通道被锁闭和占用、违规用火、用电等问题,受到消防部门的“关注”。 10月19日,记者从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从“十一”长假起,全市持续开展针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的专项检查。据不完全统计,仅镇海消防救援大队辖区,就检查密室逃脱场所52家,发现并整改隐患80余处,对5家密室逃脱场所进行了行政处罚。 对话爱好者 对情景设置如数家珍 消防隐患却没有太关注 何为“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部门在《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中的定义是:“在特定受限空间场景内进行真人逃脱、剧本杀、情景剧类活动的场所。”对于密室逃脱爱好者来说,市区此类场所最集中的是“天一广场”,更明确点说——在天一豪景。 19日上午10点多,记者在天一豪景写字楼门前看到,停车场入口处的起落杆上是一家密室逃脱场所的广告;写字楼门外的服装摊“身后”的外墙上,以及一楼电梯门厅的尽头,都是一排整齐的各类密室逃脱、剧本杀的广告;通往负一层的下行通道上,抬头也是一家密室逃脱的广告…… “12日晚上,全市就开展过一次集中夜查,查了约50家,其中海曙就占了一半,天一商圈的最多。”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密室逃脱类场所主要存在着三大风险:起火风险、人员安全疏散风险和火灾蔓延扩大风险。其中,起火风险包括三类:明火源风险、电气火灾风险、可燃物风险。 90后姑娘小詹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对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活动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偏爱。用她的话说,天一广场周边的每家密室逃脱,她都去过,非常熟悉,连如今的男朋友,也是在一次组队中认识的。自认胆大的她,讲起各种剧本以及情景设置如数家珍,“别人吓得哇哇叫,我一点感觉都没有……” 对于这类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小詹没有太多的关注。在记者的“引导”之下,她似有所悟地说:“光线肯定是很昏暗的,为了烘托那种气氛,除了一些阴暗的小串灯,也有点蜡、烧香的……”她提到,有一次一个队友因为害怕,在黑暗中乱跑,结果摔伤了,因为赔偿问题和商家起了纠纷,还报了警。 检查人员发现 通道堵塞、违规用电…… 各种“定时炸弹”真不少 海曙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执法人员小林参与了这段时间的多次检查,对于小詹的经历,他认为很有代表性。“点蜡、烧香,还有烧纸,如果没人看管和事后处置,很可能留下火种甚至阴燃;其次,就是意外伤害,在黑暗中,那种曲折、往复、狭窄的通道中,是否能第一时间转移出去,又是一个问题。”小林说。 说到这,小林提到了外地的一个案例,“有个剧本杀的剧情设置中,给一名参与的小伙子戴上手铐,到后来手铐却打不开,结果还是拨打‘119’让消防员帮忙去拆掉的。”在小林看来,密室逃脱、剧本杀里头的很多设置,本身就站在了安全的对立面,如果要“细究”起来,几乎一步一个隐患…… “有的因剧情需要设置的电气设备,使用多个延长线电源插座串接;道具仓库内违规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布景使用的电气设备、灯具及镇流器与易燃装饰、道具未保持安全距离……”小林说,有的场所设置在地下室,安全出口不足,没有手机通讯信号,失火后疏散难度极大。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那就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堵塞和锁闭。“有些是因场景剧情需要,将安全出口封闭;有些通道被道具物品占用、堵塞,需要顾客爬行通过;还有的门禁系统,发生火灾时无法正常开启。”在海曙区消防救援大队一名执法人员看来,这些都是“定时炸弹”。 目前,全市的排查还在持续推进中,从已经掌握的情况看,几乎家家都有问题!海曙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马丽提醒,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相关负责人及单位一定要按照《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整改,将风险降到最低。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陈星璐 鲍小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