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晓得这胡子是催命判官么?

——小衙内之死(之一)

    □胡杨

    朱仝因私放雷横,被刺配沧州牢城。

    沧州知府见朱仝貌如重枣,美髯过腹,长得一表非俗,便心生欢喜,就将朱仝留在自己府里听候使唤,不让他去牢城营里服刑。

    孰料沧州知府这一留,竟然留出了个大祸事,直接断送了自己四岁小衙内的性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沧州知府见自己的宝贝儿子很喜欢长着一把大胡子的朱仝,非要朱仝抱着他外出玩耍不可。

    朱仝抱着小衙内到街上去走了一遭,又是买糖又是买果子的,把个小衙内高兴得缠着朱仝不放了。

    于是,知府就给了朱仝一个新差事,让朱仝每天抱着小衙内上街玩耍,做个专职的男保姆。所以朱仝在沧州服刑的日子,过得是很舒心的。

    转眼到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城里各处都在点放河灯,修设好事。小衙内也想去看放河灯,于是,朱仝就将小衙内驮在肩上,去地藏寺里看放河灯。

    朱仝这一去不打紧,竟然直接改写了他和小衙内两人的人生命运。所以容与堂本在这里有句眉批,说得很有道理:“可晓得这胡子是催命判官么?”

    因为朱仝抱着小衙内去看放河灯的时候,遇见了从梁山上下来的雷横。

    小说第五十一回写道,朱仝肩背着小衙内,绕着地藏寺看了一遭,然后就来到水陆堂放生池边看放河灯。

    那小衙内爬在栏杆上,玩得非常开心。这时,背后有人拽了拽朱仝的袖子,说道:“哥哥借一步说话。”

    朱仝回头一看,却是自己曾经的同事、郓城县的都头雷横。

    于是,朱仝便叮嘱小衙内自己先玩一会儿,然后转过身来问雷横来沧州的原因。

    雷横说自己是与吴用一起专门从梁山来找他朱仝的,说话间,那人群背后就转出了个吴用。

    吴用说道:“山寨里头领多多致意,今番教吴用和雷都头特来相请足下上山,同聚大义。到此多日了,不敢相见,今夜伺候得着,请仁兄便挪尊步,同赴山寨,以满晁、宋二公之意。”

    朱仝听吴用这样说,沉吟了半晌,就以“一年半载,挣扎还乡,复为良民。我却如何肯做这等的事”为由,拒绝了吴用的提议。

    朱仝不愿上梁山的态度显然是很坚决的,所以,金圣叹读到这里,也赞叹朱仝道:“写出美髯一片冰心,决决绝绝也。”

    雷横道:“哥哥在此,无非只是在人之下,伏侍他人,非大丈夫男子汉的勾当。不是小弟裹合上山,端的晁、宋二公仰望哥哥久矣,休得迟延自误。”

    朱仝道:“兄弟,你是甚么言语?你不想我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倒来陷我为不义!”

    吴用见朱仝这样说,就告退回去了。于是,朱仝就把吴用、雷横两人送到桥边分手,然后回来抱小衙内。可是,小衙内这时候却不见了,把个朱仝急得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找。

    这时,雷横过来扯住朱仝,说道:“哥哥休寻,多管是我带来的两个伴当,听得哥哥不肯去,因此倒抱了小衙内去了,我们一同去寻。”

    朱仝道:“兄弟,不是耍处。这个小衙内,是知府相公的性命,分付在我身上。”

    雷横道:“哥哥,且跟我来。”

    于是,朱仝就跟着雷横、吴用,三个人离了地藏寺,走出城外。不料朱仝他们这一找,就找了二十多里地。

    这时,只见前面的树林边闪出了李逵的身影。朱仝抢前一步问道:“小衙内放在那里?”

    李逵道:“被我拿些麻药,抹在口里,直拕出城来,如今睡在林子里,你自请去看。”

    于是,朱仝就乘着月色明朗,奔入林子里一寻,只见小衙内倒在了地上。

    朱仝用手去扶时,只见小衙内的头被劈成了两半,这个穿了一领绿纱衫儿、头上角儿拴着两条珠子头须的可爱的小衙内,早已断了气。

    这,就是小衙内之死的全过程。

    围绕着小衙内之死,有论者把这个账算到了宋江的头上,说是宋江指使李逵这样做的,宋江为了赚取朱仝上梁山,竟然连一个四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由此可见宋江的为人之恶。

    那么,事情的真相果真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虽然吴用、雷横曾当面告诉朱仝,这一切“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分付如此”,李逵也说过“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这样的话,让人觉得小衙内之死的幕后指使者应该是宋江,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完全不符合小说实际的。

    因为小衙内之死的幕后指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吴用他自己。我们这样说的理由如下:

    首先,宋江一直是想礼请恩人朱仝上梁山的,所以,宋江断然不会出这样一个以杀死小衙内来胁迫朱仝的下三滥的计策。

    小说写道,朱仝循着李逵的足迹寻了一夜,一直寻到了一座大庄院内,原来,这里就是沧州横海郡柴进的庄院。

    柴进与朱仝的一番对话,道出了整个事情的真相。

    朱仝道:“黑旋风那厮,如何却敢径入贵庄躲避?”

    柴进道:“近间有个爱友,和足下亦是旧友,目今在梁山泊内做头领,名唤及时雨宋公明,写一封密书,令吴学究、雷横、黑旋风俱在敝庄安歇,礼请足下上山,同聚大议。因见足下推阻不从,故意教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

    柴进说得很清楚,宋江原先是写了一封密书,想“礼请”朱仝上梁山的,后来之所以要杀了小衙内,只是因为朱仝拒绝了上梁山的提议,所以,才临时起意杀了小衙内,以此来绝了朱仝的退路,这样一来就可逼迫朱仝不得不上梁山了。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说杀小衙内不是宋江密书中应有的计谋呢?

    因为柴进明确告诉朱仝,说宋江是想“礼请足下上山,同聚大议”的。朱仝是宋江的救命恩人,既然宋江是想“礼请”朱仝上梁山的,那么,密书中当然不会有杀小衙内这样的恶计,这应该是人之常情。

    各位看官知道,小衙内是沧州知府的命根子,既然知府相公把小衙内郑重地托付给了极重情义的朱仝,那么,以朱仝的为人,他肯定会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小衙内的。

    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朱仝找不到小衙内后的焦灼心情,以及两次要与李逵拼命的决然态度中,看出些端倪来。所以,杀小衙内应该不可能成为宋江“礼请”朱仝上梁山不成的备用选项。

    那么,“礼请”之类的话语,有没有可能是柴进为了安慰暴怒中的朱仝而故意说的善意的谎言呢?

    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因为以柴进的江湖名望,加之柴进也清楚知道朱仝同宋江两人的特殊关系,所以,他断不可能擅自篡改了宋江密书中的“礼请”本意,而用不着边际的谎言来替吴用打圆场。

    可以作为反证的,是朱仝上梁山后宋江的表现。

    小说第五十二回,朱仝上了梁山之后,晁盖、宋江都热情相待。

    朱仝道:“小弟今蒙呼唤到山,沧州知府必然行移文书去郓城县捉我老小,如之奈何?”

    宋江大笑道:“我教兄长放心,尊嫂并令郎已取到这里多日了。”

    朱仝听了大喜,拜谢了宋江等众人。

    于是,宋江一面请朱仝、雷横就在山顶下寨,一面且做筵席,连日庆贺朱仝的上山。

    可见朱仝在梁山上见到宋江的时候,他们两人虽然也讲了沧州知府行移文书捉拿朱仝并家人的事情,却唯独没有讲为何要杀死小衙内这件让朱仝抱恨终身的事情。

    那么,宋江、朱仝他们是不是在故意回避这个话题呢?

    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因为关于小衙内之死这个话题,宋江与朱仝两人实在是无话可讲的,因为,朱仝早已认可了柴进所讲的宋江“礼请”自己上梁山的说法,而宋江自己也觉得小衙内之死与他宋江是毫无关系的。

    所以,宋江与朱仝见面之后,才会绝口不提小衙内。

    那么,为什么说杀小衙内的主使者就是吴用呢?且听下回分解。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