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通讯员供图 |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记者了解到,宁波市民政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救助政策精准送到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手中,让那些因病、因残或因能力陷入贫困、窘迫生活境地的家庭也能重新“站起来”。 大数据自动识别、预判,实现从“被动等”到“主动找” 王宏(化名)一家四口住在海曙区石碶街道石碶社区,2019年年底,他因脑溢血导致肢体一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家中还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妻子只能偶尔打零工贴补家用。 海曙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在救助系统中比对数据时,发现王宏一家的困难情况,帮助他申请了低保,并给予临时救助,2020年各类救助金合计约8.2万元。 “打个比方,治病、教育等刚性支出达到一定额度,救助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能及时发现疑似困难家庭,工作人员会同步上门宣传救助政策,经本人同意并授权核查其家庭经济状况。如果符合救助条件,就能及时纳入到相应的救助保障范畴内。”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救助服务联合体开展社会救助,可以将救助政策精准送到符合条件的对象手中。 在这套“大救助系统”蓝图里,实现救助一件事的多部门联办。一旦民政部门认定困难群众的救助身份,就能同步享受到住房、教育、医疗、人社等套餐化的救助服务,从而实现“零跑腿”享受到诸多救助保障。 “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关注、走访更多潜在救助对象 海曙区南门街道尹江岸社区的曹小凡(化名)收入较低且不稳定,住在政府配租的公租房内,家中还有年事已高的母亲需要照顾,他家一直是社区关注的重点对象。今年社工在探访时了解到,曹可凡罹患胃癌,无法继续工作,需要长期休养。街道救助帮办立即上门代申请重病单列户低保,今年11月1日开始可以正式领取。同时通过救助服务联合体为曹可凡一家提供每周一次的保洁服务。 为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不落一人。宁波市民政局利用“线上+线下”组合工作模式,依托大救助信息系统,加强与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比对,利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体系,开展困难群众摸排行动,对暂时不符合救助条件但存在一定困难的潜在救助对象,均建立工作台账,予以重点关注、长期跟踪。自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活动以来,市民政部门已走访慰问低保、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19.13万人次,资助资金约6506.8万元。 提高多项保障标准,向困难群众发放资金近7亿元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向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近7亿元。其中,低保金逾4.214亿元、特困供养金6200.4万元、元旦春节一次性节日生活补助金1.052亿元、临时救助资金约4814.4万元、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856.71万元。为减轻新冠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冲击,2021年春节,市政府额外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节日临时生活补助金约5353.37万元。 对标宁波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路线图”,民政部门积极做好兜底线、补短板文章,率先完成困难救助“同城同标”工程。实现元旦春节一次性节日生活补助金全市统一,将奉化、宁海、象山三地的低边家庭由每户0-800元不等调整为全市统一的每户1500元,共增发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实现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市统一。 我市稳步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多项标准均为全省第一。自4月1日起,我市机构孤儿每月基本生活标准统一调整为2580元,散居孤儿和困境儿童每月基本生活标准为2064元,均位居全省第一。自7月1日起,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市统一调整为人均1005元,调标后,我市在全省标准统一地市中位居第一。特困供养人员月基本生活费标准统一调整为1709元,调标后标准位居全省第一。记者 滕华 林微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