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06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溪上虞东钱湖越窑“聚首”上林湖

这场考古展再现唐宋越窑考古90年

展出的东钱湖上水岙窑址出土瓷器。通讯员供图

▲低岭头窑址出土南宋乳浊釉花口尊。

    昨天,“窑火遗影——唐宋越窑考古展”在上林湖越窑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以90余载的越窑考古工作为线索,集中展示上林湖、曹娥江中游及东钱湖地区唐宋越窑遗址的发掘调查成果,共展出9个越窑遗址出土的文物标本200余件。

    越窑是我国著名的青瓷窑场,创烧于东汉,延续时间达千余年。窑址主要分布在宁波慈溪、绍兴上虞一带,唐时这里属越州管辖,故称越窑。

    唐宋年间,越窑进入最鼎盛时期,窑场广布于宁绍平原,制瓷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成功烧制出供御精品“秘色瓷”,达到青釉艺术的巅峰水平,产品大量远销亚、非多国,一度成为海内外制瓷业的技术引领者,对国内其他窑口乃至世界瓷业都有着重要影响。

    北宋晚期至南宋初,越窑窑火渐熄,从此沉寂。直到上世纪30年代,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开始关注越窑青瓷,多次来到宁绍平原,对越窑遗址进行田野调查,开启了越窑考古研究之路。

    此后至今90余载,几代考古工作者从零星采集到全面梳理,从小规模试掘到大规模科学发掘,对越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考古研究工作,渐渐重构出唐宋越窑的历史面貌。

    本次展览便以越窑考古90余年的时间线为线索,分田野调查期、考古发掘期、发掘深化期三个板块。

    田野调查期从上世纪30年代持续到90年代,为后续开展保护及考古发掘工作奠定了基础。考古发掘期指上世纪90年代越窑考古迎来的第一个高潮,一系列试掘和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有序展开,发掘项目主要集中在慈溪,包括以荷花芯、寺龙口窑址为代表的有计划、学术目的明确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也包括以石马弄窑址为代表的配合基础建设开展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深化期指的是本世纪开始,越窑考古发掘范围更广,在慈溪、东钱湖、余姚、奉化等多地展开。同时,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越窑考古不再局限于窑炉本体和产品、窑具的发现,而是有意识地对整个窑业布局进行整体揭露。以东钱湖郭童岙窑址、上虞窑寺前和傅家岭窑址、上林湖后司岙窑址、东钱湖上水岙窑址等发掘工作为例,在考古工作理念、发掘方式和技术手段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创新。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绍兴市上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慈溪市文物局主办,旨在推动越窑考古成果的交流与共享,提升公众对唐宋时期越窑产业的整体认识。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周杉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