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上回我们说到,吴用扮作算命先生,打算来北京城赚取卢俊义上梁山。在卢府里,卢俊义与吴用两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上演了一出十分精彩的对手戏。然后,吴用便带着李逵,急急忙忙地赶回梁山,去准备迎接卢俊义上梁山了。 那么,送走了吴用之后,卢俊义又是一番怎样的情状呢? 小说写道,自从请吴用算了那一卦之后,卢俊义就寸心如割,坐立不安了,用小说的原话说是“一日耐不得”。于是,卢俊义当即就叫了当值的,去召集众位主管前来商议事务,想着要立马赶赴山东。 吴用的出现,在卢俊义原本平静的心底里激起了阵阵涟漪。 应该说,卢俊义是个很有才华、很有抱负的人。 小说第六十一回有首“满庭芳”词,是这样赞美卢俊义的:“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 可见卢俊义长得是身高九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不但武艺超群,可以在战场上冲开万马、扫退千军,而且还忠肝贯日、壮气凌云、英名播满乾坤。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武艺超群、忠肝贯日的英雄好汉,却一直“不曾逢着买主”来一展自己的本事,实现自己的抱负。 所以,卢俊义虽然是个商界大佬、江湖闻人,号称“河北三绝”、“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长者”,但是却从来没有机会为朝廷立个功、建个业,至今仍然只是一个员外之身。 现在这梁山泊的贼人,竟敢公然寻到北京城,找到自家的门上,来向卢俊义发邀约了。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卢俊义,激发了卢俊义明知梁山险、偏向梁山行的豪情。 可以这样说,正是吴用的意外出现,让卢俊义忽然发现了一条施展才华、成就功名、实现抱负的捷径。 他卢俊义就是要去梁山泊,生擒了宋江那帮贼寇,把学成的那身武艺显扬于天下,报效于朝廷,真正做一回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所以,一日也耐不得的卢俊义,当天就与众位主管和家人商量要去东岳泰山了。 卢俊义对众人所说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去东岳泰山烧香消灾,躲过这场灾晦,顺便再做些买卖,看看风景。 但是大家听了卢俊义的想法之后,都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 尽管卢俊义刻意隐瞒了自己去东岳泰山烧香的真实目的,但是,燕青还是一语道破了卢俊义的心思:“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阴阳人,来煽惑主人。” 卢俊义听了便道:“你们不要胡说,谁人敢来赚我!梁山泊那伙贼男女,打甚么紧!我观他如同草芥,兀自要去特地捉他,把日前学成武艺,显扬于天下,也算个男子大丈夫!” 李固还想找理由推脱不去,卢俊义大怒道:“若是哪一个再阻我的,教他知我拳头的滋味。”吓得李固面如土色,众人也不敢再吱声了。 于是,卢俊义就意气满满地押着十辆太平车,满载着山东货物向东岳泰山进发了。 金圣叹显然看出了卢俊义见了吴用之后的内心躁动,所以在“吴用智赚玉麒麟”这一回的回前总评里这样批道:“写卢员外别吴用后,作书空咄咄之状,此正白绢旗、熟麻索之一片雄心,浑身绝艺,无可出脱,而忽然受算命先生之所感触,因拟一试之于梁山。”金老先生对卢俊义的这一心理分析,还是很到位的。 但是金老先生将卢俊义见了吴用之后的那种急切难耐的心理变化,大笔一挥改作“空咄咄之状”,这显然是误读了小说编写者的本意,也是有损卢俊义形象的逻辑发展的。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要问了,卢俊义既然是借去东岳泰山烧香消灾之名去捉梁山贼人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捎带着十辆车的山东货物呢? 我觉得卢俊义之所以要这样做,至少有这样三个原因: 一是卢俊义本来就是个员外,所以,他此去山东,不但要顺道捉几个梁山贼人,再去东岳泰山烧香消灾,还要做些生意,赚点钱。因为做生意赚钱,是卢俊义作为一个员外的本分。 二是卢俊义非常自负,他压根就没有把梁山放在眼里,一点也不担心这十辆车的货物会被梁山打劫了去。因为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双,一直是以江湖闻名的好汉自居的。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卢俊义是把这十辆车当作装载梁山贼人上东京请功的运输工具了。卢俊义到了梁山泊边喝骂李固的那番话,暴露了他的心思:“撇了货物不打紧,且收拾车子捉人,把这贼首解上京师,请功受赏,方表我平生之愿。”因为在卢俊义的眼里,这伙梁山贼人只不过是些“燕雀”罢了,而他卢俊义则是不凡的“鸿鹄”,“这等燕雀,安敢和鸿鹄厮并?” 既然卢俊义去东岳泰山烧香消灾、做做生意只是一个借口,他的真实目的是要去梁山捉了宋江等贼人上京请赏,那么卢俊义到了梁山泊之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小说写道,卢俊义一到了梁山泊边,就从衣箱里取出四面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白绢旗,问店小二讨了四根竹竿缚了起来,分别插在前面的四辆车子上。那每面旗上,都栲栳般大小地写着七个字: “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 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 李固等人见了这四面白绢旗,都吓得一齐叫起苦来。 那店小二就问卢俊义道:“官人莫不和山上宋大王是亲么?” 卢俊义道:“我自是北京财主,却和这贼们有甚么亲!我特地要来捉宋江这厮!” 店小二道:“官人低声些,不要连累小人,不是耍处!你便有一万人马,也近他不的。” 因为店小二明白,朝廷派大将呼延灼引了一万军马前来收剿梁山泊,尚且大败而归,现在你卢俊义孤身一人,就敢这样公然来挑战梁山泊,那结果肯定是有去无回,死路一条。 但是卢俊义听了不但不以为意,反而大骂店小二道:“放屁!你这厮们都和那贼人做一路!” 李固跪在地下,向卢俊义求告道:“主人可怜见众人,留了这条性命回乡去,强似做罗天大醮!” 卢俊义听了,大喝道:“你省得甚么!这等燕雀,安敢和鸿鹄厮并?我思量平生学的一身本事,不曾逢着买主,今日幸然逢此机会,不就这里发卖,更待何时!我那车子上叉袋里,已准备下一袋熟麻索,倘或这贼们当死合亡,撞在我手里,一朴刀一个砍翻,你们众人,与我便缚在车子上。” 原来卢俊义此行,不但预先准备了四面表其心志的白绢旗,而且还特意准备了一袋绑缚梁山贼人的熟麻索。 这卢俊义考虑得也真够周全的。在卢俊义看来,这梁山不但不是什么凶险之处,反而是他卢俊义实现人生抱负的“发卖”之地。 所以卢俊义此去山东,既不是想去东南方巽地避祸,也不是中了吴用的计谋被骗而来,更不是想要上梁山去入伙。他所想的,只是要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活捉了宋江这厮,把梁山的贼首解上京师,请功受赏,以遂自己的平生之愿。 说穿了,卢俊义其实是自己主动要来梁山擒贼立功、显姓扬名的,也就是小说第六十回回末所说的:“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金圣叹显然看出了其间的曲折。所以,在卢俊义“已准备下一袋熟麻索”句下批道:“可知此行不为买卖而来,真乃写得精神过人。” 不过,为了丑化宋江,美化卢俊义,金圣叹在这里做了一件并不地道的事情,那就是故意把卢俊义白绢旗上的四句话改成了: “慷慨北京卢俊义,金装玉匣来探地。 太平车子不空回,收取此山奇货去。” 尽管金圣叹改得洋洋得意,末了还加了一句批语,大大地自我表扬了一番:“绝妙好诗,俗本之讹,真乃可恨。”但殊不知这样一改,却影响了小说人物性格的张力和戏剧冲突的表现力,反而大大降低了小说的阅读美感。 有些论者在评论卢俊义题写反诗并去梁山这一行为时,这样说道:“一心只习文练武、忠厚老实的卢俊义自然没有这些花花肠子,也想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儿,只好迷信地到东南方巽地去避祸。”(齐瑞光:《趣说水浒》,17页)这样的说法,真的不知是从何说起了。 那么,卢俊义到了梁山泊边,是不是就如愿以偿顺利捉到了梁山贼人了呢?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