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定塘镇叶口山村,是远近闻名的果蔬运销第一村。目前正是柑橘丰收的时节,走在叶口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可以看到堆积成山的橘子,可以看到村民们通过养殖对虾、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等盖起来的一幢幢小别墅。 而历史上这里是“淡水贵如油,十年九无收”的苦海之地,清代诗人吴世枚在《宿大泥塘》中描述“十里水拖泥滑滑,满村风冷露凄凄”,“梦也不思身到此,荒凉遥趁月斜西”。 据该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兴岳介绍,这一切的改变都始于50多年前的“堵口蓄淡”工程,当时的指挥部就设在叶口山村。在王兴岳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该村非遗中心的大塘港围垦文化陈列馆,了解了宁波版“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前后后…… 海涂围垦始于晋代 象山地处海隅,山多田少,象山人千百年来靠着海涂围垦,生息繁衍。象山海涂围垦始于晋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朝嘉靖年间《象山县志》曾记载:“晋人陶凯围岳头塘,计田二万三百二十二亩零。”即现在的贤庠镇区域。唐朝,官府对围塘开始管理,明朝时象山筑塘52处,到清朝更盛。而大塘港大规模有组织的围塘正是始于清朝, 大塘港原系大泥塘岛河,古称“浮礁港”,是三门湾内港——岳井洋支流。当时主河长4.25公里,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沿岸自宋代起便有人居住。 清嘉庆五年(1800年),宁波五乡溪富户张贤均邀请17位来自平阳、乐清、温岭、宁海、象山等地富户,合成十八股共同开发,号称“十八柱”。 “头柱”张贤均经营绸缎,有良田千亩,有两个儿子各为文武举人。张贤均乐善好施,旱涝灾害时,土地免租,造桥铺路,人称“张善人”。当时他们募集了1800多个农民,张善人宣布:每天免费供给饭菜,月工资一斗大米,可换银钱。如能提出增加工效的措施,给予奖励。无田农民,带家小落户者,半价供给土地。 这个政策一出,农民们兴致高涨,效率提高,原定的12年工期只花了6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围垦成功,始名“大泥塘”。由于大泥塘四面环海,为求平安,还建了镇潮庙(位于中站村),供奉夏禹王,以应夏禹平洪水之兆。 围垦成功后,当地百姓为大塘起了一些颇具特色的地名。比如叶口山村因村南孤山高30米,形似落地的狗头,故称“逸狗山”,1958年按谐音改称“叶口山”。宁波堍(宁波站),“十八柱”围垦竣工,17户把围垦的土地出租或出售后,返回原籍。宁波人留在原地,居住地称为宁波堍,等等。 然而围垦成功的大塘还是一个悬水岛。大塘港两岸居住着近十万老百姓,祖祖辈辈务农为生,无大山大河,只有几条小河、沟渠,蓄水少。海塘均为泥筑堤坝,堤身单薄,抗灾能力弱。经常遭受旱、涝、台、汛灾害,当地农民迫切期盼有朝一日把这条海港堵起来蓄水,捍咸蓄淡,摆脱自然灾害的困扰。 “车胎鞋”的来由 1968年年底,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大塘港堵口工程,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重点补助项目。 1969年10月,大塘港堵口工程破土动工。在此之前,象山曾封堵过一些小港道,但大塘港水深、港面宽、风浪大、潮流急,堵港筑坝确实非常困难,而且没有先例可循。工程主要涉及水下勘测、船舶修理建造、料场采石、运石、抛石、挖土等工种。 大塘港围垦抛石护坡、浆砌护岸、建造顶坝、浇铸盘头、浇筑沉井、建造各类控制闸的石材均来自采石。王兴岳说,当时他才八九岁,父母都去参加了堵港的战斗。万亩围垦,可以说是将一座座山搬入大塘港,采石民工在峭壁上3分钟完成几十门炮眼引线点燃,在危崖上排除哑炮、撬石,将已经被炸松动但未落下的石头撬落下来,还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现在陈列馆里还展示着一双“车胎鞋”,王兴岳介绍说,当时因为路上都是石子,鞋子很快被磨破,于是有人利用废旧车胎,根据脚型大小制作成了“车胎鞋”。虽然穿着很不舒服,但是耐磨。就靠着这种精神,数千民工移掉了3座小山,劈开了22个山头,运走了2百余万方土石方。当时,没有运石车辆,就靠农民自己修造手拉车。没有现行的水上运输抛石工具,便请来几名打船师傅,自己建造机动船。 1969年,由打船师傅、民工、干部组成试验小组,研究试制一种漏底抛石船,终于试制成功了第一艘自动抛石漏底船。这种船前后两端各有一个密封仓,中间一个漏底仓,安装两扇活动铁栅门,用钢丝索联着绞筒,当装石时关上铁门,拖到筑坝位置,听到施工人员的哨子声音,民工启动闸刀,铁门自动打开,10立方米石料几秒钟抛入坝区,比人力抱着石块抛投提高工效十几倍。 这个工程中,先后制造了60余艘漏底抛石船、10余艘大小机动船,这是堵港取得胜利的一个有利因素。 “愚公移山”造福百姓 当时,从指挥部的领导到民工,大家都很齐心,吃住在现场。住的是油毛毡、塑料布搭建起来工棚屋,睡的是地面上铺草席、石头垒起来的“石腿床”。门板下面驾两块砖头,一床破棉被就是好家当,吃的是番薯干饭、盐水炒黄豆、咸菜。在这样一种干劲下,工程取得节节胜利。 1970年,围堵捣米山成功。1971年,合龙台宁主石坝。当年指挥部提出农历腊月底“堵好强大湾,回家过春节”的口号。堵口时间之所以选择冬季,是因为这时的潮位一年中最低,施工难度最小。 但那段时间“天公”偏偏不作美,刮起大风,下着大雨,气温降到零下1—2℃,工地民工只得冒着寒冷刺骨的气温,穿着雨衣、头戴箬帽装车运石,拉车十分艰难。指挥部施工干部坚守在坝头工棚里,迎接着预备民工的到来,定塘工地民工脚穿草鞋、车胎鞋,背着蓑衣,将一车车石头在冰雪地艰难地运送到坝头出坝;晓塘工地后方民工百余人,凌晨借着雪光,拄着木棒摸到埠头候船赶到工地,在雪地里挖石装车运送坝头;定塘工地炮工在雪地上凿岩放炮,船队民工冒雪打着探照灯候潮抛石……大家齐心合力,经过四五天的艰苦奋斗,强大湾大坝终于在1972年2月8日(农历12月24日)下午3时合龙,实现了预定的计划。 强大湾堵口成功后,1972年12月28日,几经波折的岙孟门大坝也安全合龙。自此,堵口蓄淡工程,堵成捣米山、台宁、强大湾、岙孟门4座大坝和台宁、狮子山2座排水闸。利用海港蓄水2600万立方米,使沿港地区近10万亩农田得到灌溉,“淡水贵如油,十年九无收”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 在这场浩大的战役中,沿港4000多农民上阵,累计投工436万工,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走出非遗馆,看到叶口山村里栩栩如生的“人如潮、车似飞”围垦海涂的雕塑,记者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张善人穿越时空,向“堵口蓄淡”工程的总指挥们握手致谢的场景,似乎亦听到了奋战在大堤上的沿岸老百姓铿锵有力的声音:“大塘港的今天,是大塘港人民干出来的!” (相关资料来自于大塘港围垦文化陈列馆)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章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