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背后家庭教育 功不可没

    丁慎毅

    “因为穷过,所以更觉帮助的可贵。”这是很多清华学生代表性的留言。“身上有光的人,不仅能闪耀自己,还可以照亮他人!”这是很多网友代表性的留言。综观舆论对此事的评论,有人看到了励志,有人看到了助人,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家庭教育对这位学生的影响。而在笔者看来,清华贫困生“树洞”刷屏,背后更是家庭教育的功劳。

    5000多字的文章,讲述了他求学期间的故事。他最初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和接受社会资助,扣除学杂费和买学习用品后,每个月生活费只能控制在400元以内,每一顿饭都精打细算,但还能每月剩下100元。从研一开始,他继续做家教,并从为导师服务中得到一些补助,他因此放弃了申请助学金,反而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

    在他描述的每一个细节中,让人看到的是,他始终坦诚面对生活,不卑不亢,不攀不比,按照自己生活应有的姿态去面对生活。面对网友的关注,他在“树洞”更新了后续,解释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让人更清楚了他为什么能做到始终坦诚面对生活。他提到,父亲教会自己知恩图报,面对儿时免费给自己教书的教师,父亲教育他要一辈子心存感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实际上来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这名清华学生看来,“厚德载物就是说,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应该有相应的德行去支撑。”

    这样家庭教育熏陶,在其他一些贫困生身上也可见到。2020年高考后,在云南威市阿都乡的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还在工地上搬砖的刘万东,接到了清华大学的通知书。这个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称为“自强不息,有无限可能的林万东同学”,在搬砖的时候,或许想的只是无论自己是否考上大学,生活还要继续。现在已是教授的肖清和,他十年前的博士论文后记被翻了出来。这篇后记讲述他如何从贫穷的山村,一步步考进北大。他的笔下,“小升初”取得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却因为缴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放牛。他写到“我和它逐渐成了好朋友,我可以把它放到山上而不去管它,因为这样,我可以自己看书。那个秋天,我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词。”这同样是坦诚面对生活。

    人生其实没有最高处,找到人生的平衡点时,那就是最高处。当孩子们面对形形色色诱惑不淡定而可能会做出各种“内卷”“躺平”“摸鱼”等姿势时,我们的家庭教育或许更应该多一些坦坦荡荡面对生活,不悲不喜,来去从容的示范和引导,让他们把不确定性看做可能性,从可能性中寻找机会、寻找理想,每次在与不确定性斗争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