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对老夫妻太暖了!

一日三餐“私人订制”,50多年来,他们不离不弃照顾“特殊的她”

夫妻俩50年如一日照顾嫂子陈佩君(右)。

记者 刘波 摄

    “夫妻俩照顾我50多年了,每天给我洗衣做饭。要是没有他们,我早就活不成了……”面对记者的采访,77岁的陈佩君说着说着眼眶红了。这是发生在鄞州区东柳街道中兴社区刘行达家中的一幕。

    陈佩君是刘行达的嫂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今年83岁的刘行达和77岁的余忠意夫妻俩,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陈佩君的重任,至今已有50余年。小到日常起居,大到看病就医,10000多个日夜,他们不离不弃。

    亲人临走前的嘱托

    这场缘分,要从刘行达的哥哥说起。刘行达1岁时,母亲去世,9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年长两岁的哥哥早早就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哥哥四处摆摊、打临时工赚钱养家,不仅把刘行达拉扯大,还资助他到了高中毕业。

    1964年,哥哥的妻子陈佩君因一次意外失去小孩,过度悲痛之下患上精神类疾病,从此开始精神恍惚。出于对哥哥的感恩,刘行达开始照顾这一家人。

    2013年,哥哥因病去世,“我走后,佩君就拜托你们照顾了,千万不要让她吃亏。”看着无依无靠的嫂嫂,刘行达一家实在放心不下,承诺一定照顾好她。

    哥哥去世后,陈佩君在黄鹂新村住了一段时间,刘行达和妻子余忠意时常过去看看。陈佩君患有肠胃疾病,独居时又常常不按时吃饭,这让夫妻俩很心疼。“走,跟我们回家吧!”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嫂嫂,2014年,刘行达干脆把嫂嫂接到了自己家。

    “小时候哥哥照顾我,没有他就没有我。现在哥哥走了,照顾嫂子是我应该做的。”刘行达说。

    一日三餐“私人订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行达与妻子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尽管如此,从嫂子的一日三餐到生活起居,再到看病陪护,夫妻俩丝毫不敢马虎。光是吃饭这个问题,他们就挖空心思,“嫂子肠胃不好,饭菜要讲究一些。”

    每天中午11点,余忠意都会准时准备好饭菜。记者看到,3个人的餐桌上,备着6只碗,其中3只小的是特意为陈佩君准备的,里面青菜、鱼、肉搭配均衡,余忠意还将鱼剔了刺,将青菜剪碎。

    原来,陈佩君的牙和肠胃都不好,每天余忠意会专门为她做一份饭菜,还会细心地把菜剪碎,或者特意将菜做得软一些。碰到鱼、虾等,余忠意就会剔了鱼刺、剥了虾壳再给陈佩君吃。“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就希望嫂子可以吃好。”

    每天,余忠意都会早早去菜场准备新鲜食材,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一周内基本不重样。陈佩君喜欢吃肉,余忠意就变着法子给她做。而事实上,余忠意和丈夫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肉,“每次都是特意给嫂子买的。”

    50多年照顾“老小孩”

    自从陈佩君住进家里,余忠意仿佛多了一个孩子。她时刻关注着气象预报,每逢天气变化,都会提前帮嫂子准备合适的衣服;为避免病情反复,余忠意每天定时提醒嫂子吃药。在家里,余忠意还备着一大包开塞露,陈佩君常常因为肠胃不好便秘,余忠意不顾脏臭,一次次帮她缓解不适。

    患精神类疾病的陈佩君常常会有一些跟小孩似的不懂事行为,把新鞋子丢进垃圾桶、把新衣服剪了……夫妻俩从来不会责怪。

    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陈佩君都能感受到,说起来就眼泛泪花:“他们对我真的太好了……”余忠意的女儿刘红梅来家里看望父母时,见到这一幕幕也不禁感慨:“我妈对大伯母的照顾比对外婆都要周到。”

    余忠意的坚持也感动了家人,如今,儿子女儿接棒,一起承担起了照顾陈佩君的重任。2021年初,陈佩君因为胸痛住院,儿女们连夜赶到,共同照顾。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以后就由我们照顾大妈了,这份爱要一直传递下去。”目睹父母的爱心,刘红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为了让陈佩君没有后顾之忧,刘行达还给她买好了养老保险,“希望嫂子的晚年可以有保障,这样我们就更放心了!”

    记者 薛曹盛 王悦宁

    通讯员 陆婧楠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