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人员救治“拇指姑娘”。 |
前天上午,宁波市妇儿医院在南部院区的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亲子活动。参加活动的孩子均是未满2周岁的早产儿宝宝,目前尚在该院接受系统的随访管理,接受专业的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他们都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亲子活动现场 曾经的早产儿 像正常宝宝一样快乐地玩耍 推气球,爬滑滑梯……在市妇儿医院的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一群宝宝在家长们的陪同下,快乐地玩耍。 很难看出,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都是不到32孕周出生、出生时体重不足1.5千克的早产儿宝宝。目前,这些宝宝都由该院儿保科统一随访管理,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据了解,每年有近2000名早产儿在市妇儿医院出生。该院儿保科主任吕兰秋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近5年来,全市小于32孕周出生的早产儿都在该院随访管理,每年新增管理近300名,目前在册随访的早产儿还有近千名。这些早到的小宝贝除了生长发育跟正常孩子有差距外,神经系统发育也滞后,这是影响孩子智力、运动等功能的重要因素。医院有专业的康复师对这些宝宝进行专业的个体化康复训练,每个月进行阶段性评估,对照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没达标的,针对性加强。 经过这样的个性化康复,绝大多数孩子2周岁前能基本达标,同正常2周岁的宝宝没有大的区别,只有极个别的孩子可能要坚持康复到3周岁。 早产宝宝家长的心声 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给孩子不一样的结果 活动现场,很多家长都非常感慨——压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当天来的一个女宝宝出生时胎龄仅26周,体重只有800克。母亲回忆说,初为人母,本是件幸福的事情,可当看到孩子只有巴掌那么大的时候,心都碎了。孩子在NICU里的那些天,她无数次自责,也不知道偷偷流过多少眼泪。 庆幸的是,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让孩子活了下来,后来又进入医院的系统管理。近两年时间,她和孩子成了医院的常客。如今,看到孩子健康活泼,再苦再累也值得。她说,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有信心,相信医生,只要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就能给孩子不一样的结果。 另一位爸爸说,因为是早产宝宝,家里的长辈都特别疼爱,有段时间宝宝闹情绪,他们没有很好地按照医生的要求帮宝宝做康复训练,到定期复查时,就发现宝宝在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方面落后了。好在经医生及时提醒,又加强了针对性训练,如今宝宝又追上来了,各项功能正常。 全力救治“拇指姑娘” 坚持40多天终于有了质变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市妇儿医院NICU一名抢救了40多天的袖珍宝宝终于出院了。 以下是医护人员记录的救治经过,从中你可感受到NICU里那份超越血缘的母爱。 夜幕下,一个“拇指姑娘”降生了。 出生体重700克,仅一罐可乐大小,手臂只有成人大拇指粗,甚至还不会呼吸。 医护团队严阵以待,复苏、气管插管、保暖,迅速转运至NlCU……从出生到监护病房仅用了7分钟。 NlCU的医护人员早已准备了呼吸机和高级暖箱,接上呼吸机,开通血管通路输入液体,气管内滴入使肺泡扩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宝宝的第一道生命通路顺利打开。 低体重儿的生命非常脆弱。呼吸关、感染关、循环关……日夜监护救治,宝宝终于能带着无创呼吸机自主呼吸了。 接下来,最难的就是喂养关了。 医护人员穿上绿色的隔离衣(小于1千克的宝宝予以床边保护性隔离,减少感染)给宝宝细细的鼻饲管内注入1毫升奶,从每隔6小时喂一次,逐渐增加到每隔2小时喂一次。每次喂之前,还要回抽鼻饲管,看看上一顿奶的消化情况。 每增加1毫升奶,都要反复评估。因为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宝宝的肠道功能非常不成熟。到2周龄的时候,宝宝的奶量还只有2毫升,每次好不容易加到四五毫升,可不是腹胀就是滞奶,又退回到了原地。 宝宝的肚子总是圆鼓鼓的,高高隆起,薄薄的一层腹壁,蓝色的静脉似乎都显露在外,腹部被撑得像怀胎十月的孕肚,瘦小的四肢更显纤细。 面对这个脆弱的生命,医护人员每次得用鼻饲管轻柔抽出胃里咽下去的气体,用温暖的手掌轻揉宝宝的肚子,用听诊器仔细听诊肠鸣音,一次又一次地用开塞露和棉签头一点点掏出宝宝肛门里黏滞的胎粪…… 一天,两天,三天……终于在进入NICU三周的时候,宝宝的大便由墨绿色转黄了,肚子也渐渐变柔软了。那一刻,大家忍不住击掌庆祝。 不知不觉中,40多天过去了,宝宝的奶量终于加到了每顿11毫升,每2小时一顿。这已经基本能保证宝宝肠内喂养量了。 医护人员欣喜地发现,宝宝的皮肤变得红润有弹性了,肠鸣音也有连串的“咕噜噜”声了,体重也长了近一倍。 40多天的坚持,终于有了质的改变。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马蝶翼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