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坛巨擘潘天寿的初心写照

——读《少年潘天寿》

    陈剑飞

    这是一本有关潘天寿童年与少年时期初学丹青的绘本书。文字撰稿者储建国历五十年的搜集整理,曾寻访过潘天寿的亲属、同学同事,以及故乡长者和熟悉潘天寿的人士。这本《少年潘天寿》的故事梗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基本成型,作者储建国经张明养夫妇引荐,曾兴冲冲地跑到北京去请教冰心,当时冰心老人听过以后,鼓励与肯定了这个选题,并欣然题写了书名。

    现为浙江省文史馆研究员、浙江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的储建国,当时还是宁海一位默默无闻的文保协理员,但他有着搜集当地名人资料的便利。凭借对潘天寿的景仰,他不仅仅局限在搜集潘天寿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上,更是做起了家风家世的溯源之事。潘天寿是一位有独创风格的国画大家,画风劲健独特,他创作的巨作名画多如繁枝茂叶,但他扎根的土壤与地底下千丝万缕发达的根系,一直被刨根问底的储建国细细地追寻。

    潘天寿父亲潘秉璋是个晩清秀才,母亲周水仙是武举人周飞熊的长女。书香之家的浸润,特别是在善书法精诗文的父亲影响下,潘天寿从小就练字,七岁时提着书篮跨进宗塾私教读书。从宗塾到村中新书房,再转公立县城缑中小学和县立正学高小,一直到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十八岁前的少年读书生涯是在宁海本乡本土完成的。这本《少年潘天寿》共有158幅连环画和一万多字的解说,呈现出这个时间段内少年潘天寿较为详尽的生活记录与学画故事。而在邓白的《潘天寿评传》与卢炘的《大笔淋漓——潘天寿传》和其他潘天寿的传记中,都只是简略地提到潘天寿的少年时期,笔墨重点落在考入浙一师后的艺术生涯。所以《少年潘天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潘天寿少年时期的研究不足,为后人重写潘天寿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少年潘天寿》绘本里,我读得最入味的是潘天寿玩兴十足的童年趣事和对绘事爱好的那份执着。他老家冠庄北面有山,东面临流入颜公河的中山溪。少年的潘天寿常去那里放牧,在河滩上用卵石玩堆房子、搭树枝的游戏,假日里还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拿起鱼叉、背着鱼篓,光着双脚到中山溪抓鱼捉蟹。秋天落叶枯黄时,又到北面山坡松树林下捋松毛丝,背回家作柴火。还到较远的雷婆头峰下潘家耕种的地里放牛、砍柴、摘野果。这些看似和普通孩儿无异的童年生活,却成为潘天寿最初观察自然的生活基础。他常对着山岩巨石出神地凝视,仿佛自己也就成为了一块石头。他仰视翱翔的雄鹰飞掠天空,那种雄健彪悍的气势深深震撼着他年少的心。

    从嬉戏中观察大自然和对绘画的钟爱,潘天寿有着一种天性。他读私塾还是科举时代,当时塾师认为画画有碍文章,只让学子们背书写字。而潘天寿偏不,每天提前就去上学,躲到阁楼里临摹《绣像水浒传》画中的场景和人物动作;甚至在课堂上也掏出纸笔,偷偷地画上几笔。一直到颁布“癸卯学制”与废除科举后,图画才进入蒙学的课程并渐渐受到了重视。让少年潘天寿大开眼界的是他十岁那年,他随奶奶到县城二姑妈家少住。二姑父王灿英领着内侄潘天寿,到私宅燕子楼藏书室参观。藏书楼一叠叠黄旧的线装善本,一捆捆书画卷轴和一大堆印章文玩,让潘天寿惊喜不已。二故父还拿出了家中珍藏的唐伯虎、蓝瑛和郑板桥的名画真迹和王家祖上创作的多幅指墨画,让这个爱画的少年细细观看。潘天寿像是掉进芳香弥漫的温泉,身子骨受到了酥酥的浸润。

    这次参观,让潘天寿稚气未脱的童心对中国画的神往变得可感可触,并深深烙在他成年以后的记忆中。回家以后,对山水风景、花鸟虫鱼更是悉心观察起来,着意于形态与意趣。还跑到村西的相见岭下写生,临摹大自然的花草与山峰。潘天寿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很强,喜欢画画的同时也喜爱自制文具。他把自家柴灶锅底黑灰刨下,掺入骨胶水后反复捶打,自制出了墨块;还到离村五里的烟墩山捡来硬度适中的天然腊石,磨制成刻章用的印石;还找来几块青石打磨出砚台,用竹节削雕出精致的笔筒。这些在冠庄周围随手可取的材料,在他的巧手中变成了文房中的宝贝。

    而真正引领潘天寿进入国画创作有序天地的,却是一册破旧的《芥子园画谱》。他到县城读小学后,在一家纸铺里的旧书堆里翻到了《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逐页细看,方才知道国画的范围很广,分科复杂,由分部的练习到整体的组成,由简单的基础理论到高深的原则都含藏在这本破旧的《芥子园画谱》里,按潘天寿生前的话来说:“《芥子园画谱》就是我学画的启蒙老师”。

    尽管潘天寿是从少年自学道路上迈向艺术殿堂的,但在学画过程中,他还是四处寻访名师请以赐教,还得到过有文艺功底的那些亲戚长者的指点。在《少年潘天寿》绘本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他把自己的习作送到清末秀才杨东陆、宁海文化名人徐履谦家里,得到了谆谆教导;还跟着二丈公王荣䕫和二姑父王灿英学起指墨画和篆刻。这些都为他以后在诗书画印中的全面发展,打下了扎实功底。

    少年潘天寿还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人,和低一年级的同学柔石性格相近,两人志趣相投成为了好友;和擅篆刻的同学季太才经常切磋技艺,而季太才是宁海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首个中共宁海县党支部及亭旁起义有关印章就出自季太才之手。在县城跃龙山有方孝孺的读书处,树着“乾坤正气”的青石牌坊。在县城读高小的潘天寿常去那里踏览写生,因为他就读的学校“正学高小”就是为纪念方孝孺而命名的。方正学宁死不屈的“台州式硬气”,深深影响潘天寿成长的人格成型,造就他天惊地怪坦荡磊落的艺术人生。

    这158页的连环画中,蕴含着少年潘天寿成长过程中一百多个故事,这些资料的收集与印证,花费了本书作者储建国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是如今能见到的少年潘天寿较为完整的故事集,对全面了解潘天寿的人生之路与求艺之道,是很珍贵的原始素材。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童年与少年的初心熏陶,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更是在其青少年时期就初见端倪。潘天寿是这样,其他艺术家的成长我想也是同样的吧。古人云:三岁看到老,我们从《少年潘天寿》一书中领略到了在城市中长大的少年们无法感受到的那种乡野乐趣,更读到了潘天寿那颗少年时就痴迷执着的爱画画的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