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舒奕 通讯员 应芳舟 王伊婧) 昨天,河北威县潘固西股王氏家族向天一阁捐赠一件清代光绪年间的布悬谱,这是天一阁博物院首次入藏此类藏品。 布悬谱又称“家布”,主要使用于中国北方地区,是家族逢年过节供奉先人时使用之物,有“死上家布活上谱”之说,即只有逝者才能把名字写在布谱上,享受后代子孙香火供奉。过春节时悬挂于正堂,家族所有人等要先给家布磕头,然后再给辈分高的人拜年。过去,这类布悬谱通常长年挂在祠堂里,祠堂逐渐消失后,主要存放在家族辈分高的人家。 据了解,入藏天一阁的这件布悬谱为河北威县潘固西股王氏家布,长324厘米,宽240厘米,绘制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右下角标注有迁徙信息“祖籍:山西洪洞酒务徒村人氏”,记载着王氏二十代人的传承情况,至今已136年。从这块家布中既可看出明清时期家族的祭祀传承情况,又可窥见当时北方的家族建设。潘固西股王氏历史上出过两位举人,即明朝的王国祚(第九代)和清朝的王绍廷(第十七代),在这件布悬谱上都能找到他们的名字。 “这块布本身就很特别。”据王氏家族代表王伟凯介绍,这是光绪年间的一块土布,先刷上一层用面粉调制的浆糊,阴干后再刷一层白漆,这样能使它变得坚韧,也更方便在上面写字作画。 谈起把家布捐赠给天一阁的原因,王伟凯说他始祖的弟弟担任过明代南京户部广西司主事,始祖的侄子做过明代南京户部仓官,“所以这块布悬谱能够入藏明代修建的天一阁,也是时空的吻合,先人当含笑九泉。特别感谢天一阁为我们的老家布提供了一个永久归宿。” 据悉,这块布悬谱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民间家谱文物,此次入藏天一阁,填补了天一阁在此类藏品方面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威县潘固西股王氏十分重视家族文献整理挖掘,现在家族还保存有50余件清代文书,包括地契、房契和兄弟分家析产的伙单等。其新修家谱《冀南威县潘固村王氏小宗家谱》于2020年入藏天一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