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人物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岛来了一群年轻的新乡贤

花岙盐场。 记者 郑凯侠 摄

    高增,象山县高塘岛乡乌岩头村人,今年36岁,5年前从上海回乡创业,成立了高老爹红美人专业合作社,年收入五六十万元;胡辉,宁波奉化人、高塘岛乡“新乡贤”,今年41岁,两年前接手花岙盐场,把国家非遗古法晒盐和文旅结合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刘秋琳,祖籍山东,出生在象山丹城,今年41岁,5年前来到花岙岛租房开起了民宿,如今民宿已从起初的不足1亩扩展到10亩……

    这是最近记者在象山县高塘岛乡采访时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许许多多年轻人正在成长为高塘岛农文旅行业的领头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力、有干劲。到底是什么吸引这群年轻的“新乡贤”,愿意把自己的锦绣华年挥洒在这个偏远海岛呢?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访。

    回乡创业的互联网人成功了

    老家在高塘岛的高增,2005年大学毕业后,曾在百度上海分公司工作,后来自己开公司,专门从事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营销工作。6年前,偶然听父亲说起家里种的“红美人”卖到了30元一个,他颇为震惊,专程赶回家,带了一些去上海给客户品尝,味道确实不错。高增认识到这是个绝佳的商机,果断地将“红美人”定位为高端水果,当年就让父亲挑选好果子,在网络上出售。他家那年“红美人”产量3000多公斤,净赚了20万元,这让高增和家人倍感振奋。

    2016年,他与父亲邀集4个乡邻成立了合作社,以父亲头像注册了“高老爹”的品牌,他负责营销,父亲则负责种植管理。几年下来,他们的合作社逐渐壮大,目前有17位果农加入,高增销售的6个装的精品“红美人”礼盒售价高达888元,成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端水果新宠。

    “新乡贤”给花岙岛带来新气象

    近些年,随着花岙岛旅游业的发展,每年都有30多万人次的游客上岛观光旅游,许多年轻人瞅准商机,开始返乡创业。

    刘秋琳就是其中不同寻常的一位,她此前是象山县中医院的医生,后来辞职在宁波创办了户外俱乐部,2016年在花岙岛租下占地不足一亩的石头老房重新设计改造开起了民宿,如今民宿已扩大到10亩地,累计投资超700万元,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花岙岛,记者还见到了一位“新乡贤”胡辉。胡辉老家在奉化,2019年9月接手花岙盐场的管理,花岙盐场是国家级非遗象山晒盐技艺的传承基地,胡辉将国家非遗与文旅、教育相融合,作为传统行业逆向求生的突破口,给亏损的花岙盐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花岙盐场、古法晒盐频频出现在中央及省市级各大媒体,成为新晋网红,也吸引了许多摄影家、影视制作人的到来,助推花岙岛成为许多影视剧组青睐的拍摄地。

    “来高塘岛的人会越来越多”

    据记者了解,在高塘岛乡,像高增、刘秋琳、胡辉这样扎根创业的青年“新乡贤”还有40多人,他们内引外联,忙得不亦乐乎。而吸引人才回流的不仅因为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支持,更有高塘岛乡党委、政府落实到行动上的各种服务与助力。他们策划了“我是村播”的共同富裕领头人孵化计划,聘请导师为学员授课,打通农业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产销通道的“肠梗阻”。通过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搭建新乡贤理事会、“同心新农人”等统战特色平台,推动新乡贤、少数民族种养户、新农人等群体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

    正如高增所说:“高塘岛自然资源丰富,现在还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政府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舞台,我们就要干出来、用鲜活的事实证明,在高塘岛一年都能赚三四十万元,又何苦去四处奔波?我们干好了,来高塘岛的人会越来越多。”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俞笠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