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近日,深圳的张女士在14岁儿子的床头储物盒里发现了一堆疑似“计生用品”的盒子,张女士仔细一看,里面装的竟是一种“恶搞糖果”。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有几十家店铺将零食包装成恶搞礼物,这些零食的售价在几元钱到十几元钱不等,大部分是以“礼盒装”形式售卖,美其名曰“整蛊、恶搞”,一些商家还“贴心”地备注上“保密发货”。 11月29日《北京青年报》 一度泛滥的“五毛零食”尚未远去,变本加厉的“恶搞零食”又粉墨登场了。“套套巧克力”“姨妈巾棉花糖”“老婆乖乖丸”“老公温顺颗粒”……这些打两性关系擦边球的零食,无论是名称还是造型,都充满着一股低俗趣味、辣眼画风,让人感觉极度不适。 负责任的正规食品厂家一般不会推出这种零食。记者发现,“恶搞零食”的包装上,往往没有备注生产厂家等信息。换言之,这些打着“情趣”“恶搞”等幌子的网红零食,多是“三无食品”,不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危害孩子身体健康,还可能给孩子造成思想上和精神上“污染”,其危害绝不能小觑。 诚然,对多数年轻家长来说,“谈性色变”已成过去时,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渐渐成为共识。但这种低俗露骨的“恶搞零食”和正常的性教育不可同日而语。在缺乏家长、老师引导的情况下,孩子过早接触这类过度成人化、娱乐化的事物,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健康的性观念,甚至导致孩子性心理扭曲。性教育是一门科学,而“恶搞零食”走向了性教育的反面。 “恶搞零食”不仅有悖于公序良俗,还涉嫌多重违法。产品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等信息,首先违背了《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恶搞零食”低俗露骨的外观和包装,显然也不符合《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在商言商,商家追逐利润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守住道德底线和法治底线,不能为了利润不择手段,否则就要付出代价。有律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网红”绝不能沦为三无产品的“遮羞布”,“玩梗”也不能成为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免罚牌”。据报道,今年以来,已有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类似“网红”产品进行整治。 除了监管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外,电商平台也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那些“三观不正”的产品和“玩神秘”的店铺,该下架的下架,该惩戒的惩戒,别让“恶搞零食”搞坏了营商环境、带坏了孩子。“恶搞零食”之所以走红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惩治力度不够、违法成本太低。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商家和平台,每一位网友都应积极举报,让不安全、不健康的零食远离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