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农耕vlog

父母的农耕日常。

    □崔海波 文/摄

    2012年,我买了一台小小的DV机,想用影像记录乡村田园,陆陆续续拍了一些素材,丢在硬盘的角落里,没有剪辑成片。

    去年,有朋友向我推荐一部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该片记录了一对耄耋夫妻的生活日常,他们在名古屋市郊买下一块地,夫妻俩共同打理木屋和菜园,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相扶相携,从青年走到老年。《人生果实》中展示的风景在我的家乡樟村也有,虽然凭我的技术水平和拍摄装备做不出《人生果实》这样的大片,但是,用视频记录父母的农耕四季,作为家庭档案保存起来也挺好。今年初,我开了一个视频号,取名“崔家田园”,把原来的视频素材收集来,剪辑成一个个短片,放到视频号上。双休日如果没有其他安排,就回樟村去,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拍拍他们的农耕日常。

    用菖蒲根做的人偶

    樟村地处山区,耕地不多,且都高高低低,形状也不规则,大型机械没有用武之地,村民们的劳作方式还是很传统,他们用锄头开垦土地,用料勺给蔬菜浇水,从山上砍来竹枝搭建瓜棚豆架……我真实地记录原生态农业,不作任何刻意编排。一开始,父母面对我的镜头很不自然,渐渐地也就习惯了,随便我左拍右拍,他们自顾自做手头的活计,再后来还会为我提供题材。

    今年端午节,父亲说要给我做个“奇奇人”,所谓“奇奇人”就是用菖蒲根做的人偶。菖蒲的根又肥又大,有一股好闻的香味。父亲说,旧时,每当入夏时节,大人们会用菖蒲根做个“奇奇人”,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说是能辟邪。父亲年已八十,很多年没做“奇奇人”了,好在母亲也有点记忆,两人互相补充着纠正着,像是开业务研讨会一样,终于做成一只造型奇特的“奇奇人”。我把“奇奇人”的制作过程拍摄下来发到视频号上,有网友留言说:从来没见过,可以申请非遗。

    夏日里天亮得早,早上五点多出门上山,见父亲在山间小屋前搭了一个南瓜棚,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南瓜从架子上吊下来,煞是可爱;黄色的南瓜花朝天开放,形似大喇叭,在阳光下恣意地张扬着旺盛的生命力,像是向世界宣告什么。我拿出手机左拍又拍,父亲说,现在还不算好看,过段时间,南瓜就多了,那时才美呢。我觉得已经够美了,以前种南瓜不搭架子,藤蔓贴地生长,父亲这竹架子一搭,就搭出了一片风景,给简陋的小屋平添几分诗情画意。

    我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这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物事也了解,但是不深入,做短视频需要细节,这就促使我对那些一知半解的事物刨根究底。上个月,村子里有几户人家把老房子拆掉改建新房,我蓦然想到应该为自家老宅留下一点影像资料,特别是后墙门。我家后院不大,墙门也小,没有朱红油漆,更没有飞檐翘角,但是锁门的装置很古旧,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告诉父亲想拍后墙门,他很配合地在我的指挥下一次次开门关门,还告诉我说门上面的这个装置叫“门关”。门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赶紧百度一下,得知这个词出自《周礼》:“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原来我家的后墙门这么有学问。

    田野里的美丽邂逅

    田野里的虫子很多,好看的如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丑陋的如蚯蚓、蚜虫、沙虫等等。上周末拍摄父母下地掏芋艿,父亲指着芋艿叶子上的一只虫子告诉我说:这是螳螂。我马上来了兴致,感觉顺便拍个螳螂的短视频也不错。凑近螳螂细细观察,我发现它的身体是土黄色的,翅膀半片绿色半片土黄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当它静静地停在芋艿叶上时,还真难发现,这就是保护色。螳螂的两条前腿挥舞起来蛮有气势的,像大刀,怪不得它有个别名叫“刀螂”。拍完视频后我上百度百科查询,得知螳螂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号称“昆虫界顶级刀客”。类似这样的美丽邂逅不止一次,今年夏天“烟花”台风过境,农田里很多作物被大水淹没,我去拍摄菜园灾情时,意外地看到草丛里有一只色彩斑斓的蜘蛛正在织网,这是我见过的体型最大、外表最漂亮的蜘蛛,它不紧不慢地吐丝织网重建家园的场景让我有点感动,如此可遇不可求的好题材当然不能错过,我赶紧掏出手机拍摄下来。

    有一回去参观博物馆,看到里面陈列着一双草鞋,边上有文字介绍说,草鞋编织技艺已被列入非遗名录。我想起父母年轻时下地干活穿的就是草鞋,于是想拍一个编草鞋的视频。父亲说,做是会做,只是现在樟村不种水稻,没有稻草。我赶紧上网买了两斤稻草。做草鞋有专门的工具,叫草鞋耙,过去家家都有,现在已经成老古董了。父亲问遍全村,总算借到了一套老态龙钟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草鞋耙,勉强还能用。父亲一边做草鞋,一边念叨着往事。他说,以前樟村农民做草鞋用到的麻绳也是自产的,家家户户在农田的边角种点苎麻,苎麻剥皮就可以搓麻绳。现在当然没人种苎麻了,但是村前屋后有很多野生的苎麻。我问父亲还会不会搓绳子?他说会的,于是,我又跟着父亲去砍野苎麻,做了一个搓麻绳的短视频。

    教父母拍田间视频

    大概两年前,侄子给我母亲买了一只智能手机,并教她怎样看天气预报,怎样在微信群里发语音和图片,怎样刷朋友圈为别人点赞等等。母亲虽然年近八旬,但她乐于接受新事物,思路也清晰。有一回,我跟她说:拍视频和拍图片一样的,并教给她一些最基本的视频拍摄知识。

    今年春天里的一个下午,母亲发过来几段播种毛豆的视频,当时气温还是很低,画面上,父亲在种子地里覆盖上塑料保护膜。我把母亲拍摄的视频剪辑一下,做了一个十几秒的短片,配上音乐和字幕,加点特技,发到视频号上。谁知24小时的点击量有3000多,转发17个,点赞66个,这个成绩虽然算不上爆款,但对于一个足不出村、活动半径只有几百米的农村老太太来说,已经很可观了,母亲非常高兴。

    初学拍摄的人喜欢将手机摇来晃去,眼睛瞟到哪里镜头就晃到哪里,虽然大多数人拍视频仅仅是自娱自乐,但我看到这样的画面总是很不舒服,于是打电话远程指导母亲:手机要拿得稳,像拍照片那样,每个镜头稳稳当当拍五六秒,从不同角度多拍几个。顺便提醒她,最近贝母花开了,也可以拍。

    次日上午九点多,母亲又发过来一段村民摘贝母花的视频。我说拍一段不够,明后天下地去的时候,最好凑跟前去,再拍几个镜头。她说,等会儿就去拍,明后天贝母花可能就摘完了。中午时分,她发过来几段贝母花的视频,我又剪了一个十几秒的短片,发到视频号上,这个片子的点击量有1600多。

    母亲的《贝母花》是分两次拍摄的,前一次是竖屏拍摄,后一次是横屏拍摄。于是我给她提了个要求:以后拍视频全部用横屏。后来母亲还拍过《明前茶》《种贝母》《掏洋芋艿》等素材,我都剪辑成短片发在视频号上,估计刷到这几个视频的网友不会想到这些画面是一位八旬农村老太拍摄的吧。

    大半年来,我已经做了130多个短视频。9月23日秋分,这天也是农民丰收节,我跟着父亲下地去拍摄他收摘黄豆,做了一个短视频《八月黄》,被学习强国浙江平台录用了,父亲看到后很是高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