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奋力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志愿服务,解锁社区“幸福密码”

这个全国文明社区数字背后的故事太暖了!

◀1991年,当时修车服务很受欢迎。

▲“阳光8号”每月8日志愿服务,30年雷打不动。

    鄞州区百丈街道的划船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这里的志愿服务氛围相当浓厚。

    从原来的1支队伍到正式注册的30支志愿服务队;从原来的10余名志愿者到现在的2000余人;从原来的没有公益服务项目到现在的20个公益服务项目……这些数字背后,藏着很多温暖故事。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记者走进划船社区,解开数字背后的幸福密码。

    30年服务:

    “阳光8号”服务居民30年

    每月8日,划船社区邻里中心门口总会挂出一条“党员奉献”的横幅,那些穿着红马甲、佩戴党徽的党员志愿者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居民提供缝补衣物、量血压、便民理发等便民服务。

    这支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于1991年。30年来,他们风雨无阻服务居民,就像是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

    “我们默默无闻了好几年,2005年团队总算有了正式的名称——‘阳光8号’,因为我们都在每月8日提供志愿服务。”“阳光8号”团队负责人朱桐英说,上世纪90年代,这支队伍并没有响亮的名字,更没有志愿服务的说法。只是住在划船社区的一群党员自发组成的,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在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当时称为“党员奉献”。

    30年来,这支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从原先的1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人,便民服务项目越来越多元化。修自行车、修伞、理发、量血压等是保留30年的传统项目,现在还新增了理疗按摩、用电线路检查、机顶盒安装等服务项目,深受居民欢迎。

    在划船社区邻里中心的墙上,有一张拍摄于1991年的老照片。当时最受居民欢迎的服务是自行车打气、补胎、修车等。老照片里,居民楼之间的狭长过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那时候,我们每个月就盼着这一天,大家都排队等!”划船社区居民张碧静说起这些,记忆犹新。

    20个省份:

    这支志愿服务队来自五湖四海

    在划船社区30支志愿服务队中,有一支队伍很特别,由一群新宁波人组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籍贯覆盖全国20个省份,但他们都因为同一个理由选择留下——宁波,很温暖。

    在划船社区,他们时常看到志愿者服务的身影,深受影响。2005年,一支“新市民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到现在已经有50多名成员。

    43岁的胡宗军就是他们中的一位。“我会疏通管道,懂水电,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大家!”没想到,他的技能大有“用武之地”。

    一天晚上,胡宗军接到一个电话,居民家中的厨房管道堵了。当时他正在吃完饭,接到求助电话,他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拿起工具赶往居民家。

    打电话求助的是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由于管道堵塞,老人正在厨房干着急。胡宗军用了半个多小时,疏通了管道。当老人要付维修费时,他却一口回绝了:“这点小事,我哪好意思收钱!”说完,他就匆匆跑下楼了。

    打那以后,居民家里有急事,总是找胡宗军帮忙。如果是独居老人,他连材料费都不肯收。不管是水管堵塞,还是停水停电,他都能轻松搞定。这些年,他成了居民眼中的“万能老胡”。

    日均5小时:

    他是社区最忙碌的志愿者

    钱国熊今年73岁,在划船社区算是一位高龄志愿者,退休以后就开始在社区做志愿服务,已经10多年了。平均测算下来,他日均志愿服务起码5个小时,哪里需要哪里搬,他成了最“百搭”的志愿者。

    每天7点,老钱就出门巡逻了,这是他10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巡逻完小区,他开始做垃圾分类督导。

    划船社区地势低洼,每年台风来袭,很多楼道都会积水。老钱就住在低洼地带,每次台风期间,他成了社区的“风雨前哨”。“我们这里积水有20厘米了,要排水了!”前几年,老钱身体还挺壮实,台风期间,他还会搬砖为居民搭起“临时便桥”。

    去年疫情期间,看到社工人员紧缺,他又自告奋勇来守门。“我在家没事干,帮你们来守门!”就这样,老人整整守了两个月的小门。

    社区工作人员说,划船社区有很多像老钱这样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区成了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倪馨怡 陈聪 文/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