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正站着也痛、躺着也痛,那为什么要躺着浪费时间呢?
还不如趁着做得动多做点事”

“周大哥”把公益理发当“良药”

8年忍着腰痛为居民服务超5000人次

周仁定在为居民义务理发。资料图片

    “周大哥,头发又长了,又要麻烦你了啊!”“客气啦王大姐,快坐下吧。”

    这位周大哥就是家住海曙区望春街道春城社区的周仁定,今年70岁,不过他被很多比他还年长的居民称呼为“周大哥”。每周,他都有两天时间会非常忙碌:周二和周三上午9点,他会准时来到老家高桥镇新庄村和自己的居住地春城社区服务站,为村里和社区的老年居民们免费理发。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8年。8年里,他只请过一次假,理发超过5000人次。

    自学加“偷师” 他的理发手艺越来越好

    最早叫周仁定为“大哥”的,是他的家人。他在家中排行老大,家里人多,有4个弟弟。

    周仁定说,那时候,男生理发挺费钱的,弟弟们理一次发就要一角五分,年轻人头发长得快,一个多月就要理一次。5个人一起去,七角五分就没有了。

    当时17岁的周仁定,一咬牙花了3元钱,买了个手动的推子,拿弟弟练手,自学起了理发。

    一开始手不稳,兄弟几人出门的时候,经常顶着一头“坑坑洼洼”的发型,好在弟弟们为了省钱并不在意,才让周仁定把这门手艺继续练下去。

    后来,他还时不时去理发摊子边“偷师”,他的理发手艺越来越好。直到现在,周仁定的弟弟还时常到他家让他理发。

    帮别人理发

    成了爱好和习惯

    1976年周仁定退伍后到工厂上班,每天午饭后就开始免费为工友理发。从那时起,在部队里“丢失”了3年的“周大哥”名号又开始在厂里流传起来。

    退休后,他主动参与了一个志愿者团队,每天到公园里摆摊,免费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理发。后来搬到春城社区,他又找到了社区,开始为居民公益理发。不过,一开始周仁定并没有为女性理发的经历。他说:“以前都是给弟弟和工友理发,工友也都是男的,女同志的理发经验当时是真的没有。”

    他还记得第一位找他理发的短发奶奶,他有些紧张地和奶奶说明了情况,奶奶对他说:“不要紧的,年龄大了也不用什么发型。你帮我后面剃短就好了,太长了不舒服。”虽然这位奶奶对发型没有要求,不过周仁定还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为她理了个利落的短发,奶奶非常满意。后来又经过仔细琢磨,周仁定的理发技术越来越全面了,帮别人理发也成了他的爱好和习惯。

    在社区公益理发8年,周仁定说,基本上社区的老人都在他这里理过发。他不仅每周定期定点理发,偶尔也会有出行不方便的老人请他上门理发。

    社区有一位何师傅,让周仁定理发两年多,有一段时间忽然不来了。周仁定问了他的家人才知道何师傅中风下不了床了,家人也不好意思叫他上门。周仁定就在社区理发工作结束后,主动上门为何师傅理了发。此后,每隔一个月他都不忘上门为何师傅理发,直到一年多后何师傅搬走。何师傅的家人非常感谢这位“周大哥”,搬家前还专程给他送来了水果。

    “忙起来反而不会一直注意腰痛了”

    走进周仁定的家,会觉得这里有些简陋,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家里最显眼的是放在门口地板上一个古董似的木箱子,这是他的理发设备,每周他都是提着这个木箱子为大家理发。除了木箱子以外,周仁定家里储备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护腰产品。

    周仁定年轻时,因为长期受凉落下了腰疼的毛病。40多岁的时候还因为骨质增生动过手术,但是毛病并没有根除。前几年,他因为腰疼得受不了,花几万元买了很多理疗类的产品,但都没啥用处,白费了很多钱,舍不得扔,所以都堆在了地上。他也找过许多名医,不过医生基本上都表示:他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再做手术了,腰疼的时候还是要以静养为主,不要久坐久站。

    不过周仁定并没有听从医嘱。他说:“反正站着也痛、躺着也痛,那为什么要躺着浪费时间呢?还不如趁着做得动多做点事。”除了每周两次理发,社区工作人员还经常看见周仁定到社区活动室做志愿者,每天离开前还会给活动室打扫卫生。

    停不下来的周仁定表示:“忙起来反而不会一直注意腰痛了。大家对我的理发手艺满意就是最好的良药,只要做得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记者 王昱汀 通讯员 陈洁 陈蝶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