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好家风家教与我同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尽快让工作人员取走我的角膜”》追踪

捐角膜和遗体的徐先生是老红军后代

父辈熏陶,支边锻炼,让他养成做事勤恳、不计回报的处世之道

本报相关报道版面图。

    开栏语

    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课堂,家风家教就像家庭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塑造人,伴随并影响人的一生。

    从今天起,宁波晚报开展“好家风家教与我同行”征集活动,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欢迎读者把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线电话:87777777。

    

    宁波医务工作者徐先生既捐角膜又捐遗体的事迹,经宁波晚报和甬上APP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

    昨日,徐先生的妻子孙女士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徐先生是来自安徽金寨的红军后代,很小就去东北支边。父辈的熏陶,支边的锻炼,让徐先生养成了与人为善,做事勤恳,不计回报的处世之道。

    如此家风潜移默化,家族多人登记遗体捐献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陈怡

    15岁北上支边  父亲说年轻人就该多锻炼

    徐先生老家安徽金寨,那里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策源地。徐先生的父亲早年就参加了革命,是一名老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先生的父亲安家慈溪,成为当时慈溪供销合作社的一名干部。

    15岁那年,徐先生响应号召,远赴东北支边,后又到部队锻炼。10年后,徐先生接母亲的班才回到慈溪,成为慈溪人民医院的一名检验员。

    孙女士回忆说,她是经人介绍认识徐先生的。当时看中他的就是实在、勤奋。还有就是在外锻炼多年,经历过风吹雨打,有种男子汉的气魄。1981年,两人牵手喜结良缘,相濡以沫整整40年。

    孙女士记忆里,徐先生很少说起他父亲的身份。多年后,他们偶尔说起当年支边的事,才知道当年是他父亲坚持要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说年轻人就应该多锻炼。再说,那么多人都去了东北,他也不能搞特殊。

    无声的影响  侄孙也通过努力成了医生

    让孙女士印象最深的,就是徐先生的吃苦耐劳。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常常说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再不努力就胜任不了医院的工作。他拼命自学,好几年时间,都是每天学到凌晨两三点,早上很早又起来赶到单位。

    她心疼他的身体,劝他别那么拼。他总说,这点苦算不了啥。凭着那股韧劲,没读完初中就去支边的徐先生硬是自学考上了大专,脱产读书3年,专业技能大大提升,这些年还发表了不少论文。

    “吃苦,能磨炼人。”这句话孙女士深有感触。她说,徐先生对生活要求很低,工作勤恳却从不计回报,遇到人家有困难,也乐施援手。

    现在慈溪人民医院工作的小徐,是徐先生的侄孙。多年前,小徐的父亲是拿着家谱找到慈溪来的,他们从未谋面,只是家谱上有徐先生和他父亲等人的名字。

    徐先生说,既然同一个家族,那总是要帮的。就这样,经徐先生的帮助,小徐他们一家在慈溪落脚了,后来又借钱给他们买房子,落户口,小徐才有了异地读书的机会。

    受徐先生的影响,小徐读书非常刻苦,如愿考上医学院校,成了一名医生,目前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小徐常说:“徐爷爷虽然不是他亲爷爷,却胜过亲爷爷。”

    大爱还在延续  家族多人已登记遗体捐献

    徐先生退休后没多久就查出了癌症。孙女士说,当时真的懵了,好长一段时间,她感觉天都要塌了,倒是丈夫自己看得开,安慰她别那么悲观,生死之事,自然规律。

    徐先生提出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想法。孙女士说:“捐角膜我第一时间就支持,能给人家带去光明,也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活着,用他的眼睛看着我们。但遗体捐献,我刚开始有点想不通,心里有疙瘩。”

    后来,在杭州工作的儿子回家来,劝说她尊重父亲意愿。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知道,丈夫的亲弟弟,还有侄孙小徐等人,都已登记了角膜和遗体捐献。身边那么多人都已如此,她能做的就是支持。听从丈夫遗愿,她也将登记角膜捐献。

    事件回放

    11月24日下午1点多,67岁的徐先生在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医院离世了。徐先生的妻子孙女士及亲属遵照他的遗愿,联系宁波市眼科医院和杭州师范大学,捐献了他的角膜和遗体。

    医学世家出身的徐先生一生从医,到退休年龄时不幸查出重病。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徐先生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将自己奉献给热爱的医学事业,捐献遗体可以培养更多的医学生,捐献角膜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再看见这个世界。

    徐先生还有个愿望,希望家人以后将他的骨灰撒进大海。就在徐先生临终之际,他还嘱咐孙女士:“我的角膜记得要尽快让工作人员来取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