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望京门沙盘。 |
唐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将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并开始营建行政中心——以鼓楼为南门子城。这一事件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宁波确立起城市化进程的“原点”和“中心”。华章既启,构筑堂皇;钟鼓将将,甬水汤汤。 1200年来,宁波人在以子罗双城为轴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一砖一瓦,一土一木,搭建起自己的家园。 1986年12月8日,宁波获批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4月,宁波市人大以立法形式将每年12月8日设定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简称“名城日”),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增强市民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扩大宁波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在子城建城1200年之际,《宁波晚报》和甬上APP特推出专题,以“一个馆”“一个展”“一本书”“一些人”为轴,与读者分享名城宁波的历史风华。 站在望京门,一眼看千年 如果说,以鼓楼为南门的子城划定的是行政中心,那么罗城圈定的便是居民生活区。 唐末,天下纷扰,为保境安民,当时的明州刺史黄晟发动民工采石,修筑罗城。 罗城开有多道城门,东面为东渡门、灵桥门,北面有永丰门、和义门,朝南是长春门,朝西为望京门。宁波地方上遂有“游六门”的俗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地城市相继进入拆毁城墙的历史进程,宁波也不例外。至1931年,除了庆云楼和鼓楼,宁波城垣、城门和瓮城悉数拆毁,改修环城路,拆下来的城墙砖或用于建桥修路,或“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众造屋的好材料。 时间走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建步伐的加快,包括子城遗址在内的宁波各个城门考古遗址相继面世:1993年,罗城遗址东渡门段被发现;1995年,罗城遗址来安门段和市舶司遗址完成考古;1997年,明州子城被发现;2003年,和义门瓮城遗址发掘保护……人们对“宁波老城”的认识和理解在一次次的考古发掘过程中不断加深。 2016至2017年,为配合中山路工程,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组建考古队,对望京门北侧的一段城墙基址进行抢救发掘。2017年3月,考古尚在进行中,浙江省文物局就向原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现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函下文,明确提出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目标。 经过多部门协调和不懈努力,日前,望京门遗址公园工程完工,公园内的“重头戏”城墙遗址博物馆(展示馆)进入最后布展阶段,有望于近期向市民开放。 近日,记者在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有关负责人陪同下探访了遗址馆。此处先行奉上几则“剧透”,待疫情缓解,欢迎市民共同走近望京门,去望一望那千年的宁波城。 三个章节讲述“千年城事” 城墙遗址博物馆(展示馆)依顺明州罗城望京门段遗址的走向和范围,大跨径建造在遗址上方,既是遗址的保护建筑,也是展示宁波千年建城史的实证空间,内置的常设陈列名为“千年城事”,由序厅、城墙复现、城纪千年三个部分组成。 走进展示馆南正门,迎接你的首先是一条长长的时间轴: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明州从以绍兴为中心的越州分离,在今宁波市区三江口初立;唐长庆元年(821)和唐代末年,明州子城与罗城相继落成……1200年来,位于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合流之地的东方港城,经历了从初设、扩建到稳定、繁荣的历史演化,其中的“大事件”被一一标注。 走过“序厅”,第二章节“城墙复现”重点呈现。该章节分两个单元,分别为“从文献到发现——望京门段罗城考古”,以及“从保护到展示——望京门遗址公园建设”。除了使用大量的图片、文献,整个场馆展示的重中之重——城墙本体及其保护展示沙盘,即位于此。 第三章节叫“城纪千年”,内容从望京门延伸到整个宁波城。这一部分以历史上宁波城墙的兴修、增葺、毁弃、拆除为主线,以城市空间布局变化为表现内容,以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为背景,表现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城市选址、规划、布局及城市风貌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唐代的夯土墙,宋代规格提升为包砖墙,元代经历毁城及重建,明清两代重修,民国拆城,与宁波城墙有关的整条轴线通过场景复原、动画演示等多种科技手段,生动还原。 “土遗址”保护技术全国首创 在城墙遗址博物馆(展示馆),展示有宁波多个考古遗址发现的城砖、瓷片等文物,最重要的“镇馆之宝”无疑是展厅正中特制的大型玻璃罩内,经过考古清理、原状保存下来的一段长18米、宽16.5米的望京门北侧罗城城墙基址。 据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望京门考古项目领队林国聪介绍,土遗址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而在南方潮湿环境中如何有效保护局部揭露展示的城墙遗址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此建设展馆时,有关单位征求了国内多位专家意见,召开论证会,研讨科学保护的可能性,委托浙江大学土遗址保护专家张秉坚教授团队编制《宁波望京门城墙遗址公园原址保护设计原则研究报告》,采取“小环境控制方案”,在城墙遗址揭露区上方搭建双层电加热玻璃罩,从温湿度控制、日照控制、补水策略、微生物控制、排水处理、配套设施等方面,对玻璃罩内的环境进行控制。 记者在现场看到,玻璃罩内还建有特殊的补水系统,既使得日常保护简单化、自动化,又有利于遗址的长效保护。据介绍,相关技术在国内尚属首创。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